侨助“百千万工程”——德循林公祠蓝瓦遗产中心开放日探索华侨文化遗产保育新路径
创始人
2025-11-10 14:01:42
0

香港新闻网11月10日电 11月9日,侨助“百千万工程”——德循林公祠蓝瓦遗产中心开放日在江门丹灶塘边里隆重举行重光入伙典礼,同期揭幕的“蓝瓦遗产中心”江门市“侨胞之家” 等正式投入运营。这座由南洋华侨林紫昭先生于1935年兴建、一度颓败的家族祠堂,在林氏家族与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联手进行修缮、保护和发展下重焕新生,并荣获2024年度由香港文物保护师学会评选的“文化遗产修复大奖”,标志著侨乡文化遗产保育与活化利用进入新阶段。

是次庆典由江门市侨联指导,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承办。活动当日,散居世界各地的林德循后人荣归故里,与本地政府代表、包括香港史学后进协会等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及社区居民数百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林氏后人代表及各界贤达共揭牌

多方共建 祠堂重焕光彩

上午十时半,庆典在祥瑞的狮舞中拉开帷幕。随后举行的揭牌仪式成为全场焦点。德循林公祠正门口一次性揭晓五个牌匾,标志著其功能从单一宗祠向综合性文化平台的跨越式转变:江门市德循林公祠蓝瓦遗产中心、江门市“侨胞之家”、江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建基地、五邑大学文化遗产保育社实训基地、五邑大学“同心筑梦”、“邑网青语”工作室,这一系列牌匾揭示,开放运作的公祠将不仅是林氏家族追缅先人的场所,更将肩负起遗产保育、侨务联络、文艺创作、高校教学与实践等多重使命。

负责德循林公循林公祠修覆工程的五邑大学侨乡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的谭金花教授指出,文化遗产保育与社区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它对建设和谐社区具有不得替代的作用。在五邑地区,侨遗产更是海内外华人社区之间的桥梁,是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纽带。 

谭金花教授总结德循林公祠蓝瓦遗产中心经验

跨代合作 古祠荣膺大奖

德循林公祠的修复是侨胞爱国爱乡情怀与专业学术力量成功结合的典范。面对年久失修的祠堂,林氏家族携手享有国际声誉的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由五邑大学谭金花教授团队主导修缮工程。工程于2023年12月竣工,并因卓越的修复理念与工艺,于2025年3月获香港文物保护师学会颁发2024年度“文化遗产修复大奖”,其价值获得业界高度认可。运营方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将秉持“仓东计划”保育理念,以德循林公祠为基地,探索融合文化交流、遗产保育与华裔寻根功能的城中村发展新路径,并积极与澳门文物大使协会、香港史学后进学会等港澳机构合作,共商大湾区文化遗产保育联盟建设。

功能多元 文脉传承面向未来

修复后的德循林公祠已展现出强大的活力。自2024年3月起,蓝瓦讲堂”学术讲座系列已成功运作并获得良好社会反响。五邑大学多个学院及团体深度参与其中:文化遗产保育社将此作为月度活动的策划与实训基地;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将其确立为“侨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土木建筑学院学生团队更以此为基础,开发融合文化与建筑特色的密室探索项目,大胆尝试文化旅游活化新形式。庆典上,海内外各界代表 9人发表了简短而热情的致辞,分享了他们对祠堂重光的祝贺与对文化遗产未来的展望。与会者还共同观看了记录修复历程的纪录片,并欣赏了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粤剧折子戏《花好月圆》,在传统艺术中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

高校智囊助力侨乡 合力建设人文湾区

江门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林春晖在致辞中,精准地概括了此次活动的核心价值——成功将华裔回归寻根、遗产学术研究、高校人才培养三大功能“三合一”。林春晖表示,德循林公祠是华侨历史建筑,在江门市侨联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支持下,在林氏家族与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联手修缮、保护下重焕新生,是侨乡文化遗产保育与活化利用的典型范例,为海外侨胞提供了情感寄托与文化认同的空间,实现文化血脉的延续与创新。德循林公祠的重光与蓝瓦遗产中心的启动,不仅是林氏家族的喜事,更是江门侨乡文化保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示范了一种由家族发起、专业机构支撑、高校深度融入、政府与社会支持的多方协同保育模式,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仓东方案”,亦响应了“建设人文湾区”的政策纲领。

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香港史学后进协会、香港人才发展促进会、澳门文物大使协会代表合影

香港史学后进协会理事何子煜、香港人才发展促进会创会主席刘俊杰获邀出席活动。何子煜认为“仓东经验”已成为“建设人文湾区”的重要示范,说明了对历史建筑的有效发展和保育,不能只停留在建筑物的“开放”,及有限度“活化”,而是需要全面构思其“增值”的可能性,在教育活动和社区营造两方面下功夫。

刘俊杰则指出,粤港澳文化底蕴同根同源,香港人才发展促进会将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推动更多香港市民和青年学生认识三地文化,并计划依托德循林公祠在港开展侨乡文化遗产保育教育,同时亦著力输送更多香港人才广泛认识“仓东经验”,并为“建设人文湾区”作贡献。(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