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昨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州出席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习近平总书记和夫人彭丽媛女士亲自出席开幕式,这充分体现了对全运会的高度重视,令人非常感动,倍感振奋,倍感鼓舞。
笔者作为香港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应邀出席了在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隆重举行的开幕式,深深地被现场的热烈氛围所感染。当习近平总书记和夫人彭丽媛教授走进会场主席台,全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当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全场欢呼雷动,掌声如潮,响彻云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这是我们的荣光,激励我们逐梦未来、自信自强,奋力谱写湾区发展实践的新篇章。”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中表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首次以承办城市的身份参与全国运动会,我们感到无比光荣,感谢中央的信任,更衷心感谢习近平主席亲临开幕式,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的深情厚爱,我们都深感鼓舞、倍感振奋!”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是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展现‘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生动实践,也是促进澳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契机。”
昨晚的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各种花环和霓虹灯组成的“中国 广东 香港 澳门 2025”字样,格外醒目、绚丽夺目。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构成了“同心礼花”的会徽图案,生动诠释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同根、同心、同梦的血脉亲情;可爱动人的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带领裁判员、运动员入场,传递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今届全运会共有37个代表团、1.4万余名竞体项目运动员、约1.1万名群体项目运动员参加角逐,他们将用拚搏和汗水展示体育健儿本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书写精彩篇章。
全运会大幕拉开,粤港澳熠熠生辉。这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
同心著华章,共圆中国梦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他殷殷嘱托:“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十五届全运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大湾区亲自出席开幕式,与观众一同观看精彩的开幕式。
中央港澳办、国家体育总局和广东省对香港、澳门特区格外重视。昨天中午,经香港特区政府邀请、组织、安排的香港各界人士代表出席开幕式的观礼团,多达50辆大巴,从香港驶至深圳、广州,浩浩荡荡,蔚为壮观。观礼团有特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教育局局长蔡若莲等,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有专业界、科创界、体育界、青年界代表,还有不少来自基层的“三会”代表、关爱队代表和普通市民代表。
开幕式分为体育仪式、文体展演和火炬场内传递及点火三个部分,文体展演分为“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个篇章,向观众呈现了一场科技之美、人文之美、融合之美、运动之美的视觉盛宴。
“醒狮表演+VR技术”、“英歌+锣鼓+全息投影”,“AR技术+龙舟竞渡”,现代科技令传统文化更加时尚,岭南文化元素与大湾区前沿科技同时绽放迷人魅力;
广绣的精美纹样、广珐瑯的流光溢彩、嵌瓷的立体拼贴等文化符号,经过创新设计,巧妙地排列组合,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
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澳门大三巴、广州“小蛮腰”等城市地标,在光影交错中反复呈现,相得益彰,共生共荣,美不胜收。
当《海阔天空》《中国人》这些经典粤语金曲响起,在全运会开幕式舞台唱起,承载了港澳台胞和内地民众,共同的时代记忆。
圣火点燃,激情汇聚。一幅幅体育画卷,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壮丽图景,更奏响新征程上奋进的时代交响,激励亿万中国人民同心著华章,共圆中国梦!
展现香港魅力,赋能“盛事之都”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对于肩负使命,感到无比振奋,定当不负重托,全力办好赛事”“香港派出历来最大的代表团参赛,我们热切期待与全国各地的体育精英,在这个国家级的竞技舞台上同场较量、互相学习,共同弘扬体育精神,共同提升竞技实力,为国家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香江澎湃,湾区同欢。在第15届全运会上,香港赛区承办8个竞赛项目,包括:沙滩排球、男子手球、篮球(男子22岁以下组)、七人榄球、高尔夫球、场地单车、三项铁人和剑击8个项目。各项目分布于启德主场馆、启德体艺馆、香港单车馆、粉岭高尔夫球场、香港体育馆及维多利亚港海滨。
今届全运会,香港创下了诸多“之最”──
最大代表团:1362名运动员将参加28个竞体项目、23个群体项目,为香港全运史上最大规模。
最大义工团:超过16000名义工正式获委任,组成一支香港历来最大义工团队。
最新颖场馆:启德体育园于今年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今届全运会的承办地,是一大亮点。
承办体育盛会,是一次激情汇聚,是一次形象展示,更是一次发展机遇。本届全运会的“香港之最”,展现了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特色和优势。
“跟着比赛看香港”,可以领略“东方之珠”的独特魅力;“透过盛会看香港”,可以看到香港举办大型赛事过硬的组织能力;“聚焦合作看香港”,可以找到粤港澳合作的契合点。在国家重大赛事活动中,香港的优势将被放大,广为人知,如虎添翼,广受青睐,赋能香港“盛事之都”。
三地同燃圣火,照亮发展之路
全国运动会是国家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粤港澳三地承办全运会,早已超越竞技本身,体现出更多重要价值──
这是凝聚人心的新平台。中国是泱泱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体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全运会期间,来自全国的运动员在大湾区竞技,并带动群众体育活动“同频共振”,展现“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风采,当14亿中国人把目光投向大湾区,这不仅是注意力大汇聚,更是人心大凝聚。
这是深化合作的新契机。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赛事,不仅涉及到交通等“硬联通”,还涉及到标准互认、资格互准、服务互通等“软联通”,这是体育领域规则规制的衔接,催生诸多制度创新,也将为其他领域的制度创新提供启示和借鉴。
这是科技创新的新起点。今届全运会圣火“火种”来自1522米的深海燃冰,是全球体育运动史上首次通过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燃烧采集圣火火种;开幕式上,机器人手臂一挥敲响乐器,发出极具“穿越感”的声音,这声音是两千多年前的青铜打击乐器句鑃(gōu diào)经过数字技术真实采样后的乐音;在赛事场馆,安防机器人进行智能巡逻,数字人实时讲解赛事,各种高科技手段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高精度诊断……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全面展示了中国科技实力,也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科能力。
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方式。“一国两制”下的港澳可以突破藩篱,与广东一同承办一届精彩纷呈的全运会,这正是中国治理能力、文化自信与发展韧性的有力宣示,当全球聚焦一场高效、安全、人文、精彩的全运会,就是向世界讲述又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
昨晚,观看完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开幕式,笔者在走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场馆与特区政府官员交流,大家感慨万千。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说:“以共同承办体育盛事为开端,粤港澳三地融为一体,将会优势互补,释放更强的发展动能”。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从今届全运会可以看出,中央和广东省对香港极为重视,香港应珍视和用好机遇,共同把湾区的‘饼’做大”。
大湾区百舸争流,粤港澳波澜壮阔,在决胜“十四五”、奋进“十五五”的关键时期,十五届全运会充分彰显制度优势、凝聚团结力量、展示湾区风采,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