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狠批特朗普:让国家蒙羞 拆白宫毁宪法,美国陷“至暗时刻”!
创始人
2025-11-09 18:03:40
0

拜登狠批特朗普:让国家蒙羞

  【拜登狠批特朗普:让国家蒙羞】11月7日,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民主党筹款晚宴现场,82岁的美国前总统拜登以一场火力全开的演讲,将矛头直指继任者特朗普。这场被媒体称为“卸任后最激烈政治清算”的发言中,拜登不仅痛斥特朗普“用拆除球毁掉白宫东翼”,更将其执政行为定性为“对宪法、法治和民主制度的系统性破坏”,直言“美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刻”。演讲中,拜登以特朗普力推的白宫东翼改造计划为切入点,揭露其“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象征之上”的行径。据公开资料,特朗普曾计划拆除白宫东翼部分历史建筑,改建为可容纳500人的豪华宴会厅,尽管宣称“不会影响现有结构”,但工程涉及拆除具有百年历史的装饰性柱廊和拱门。拜登对此嘲讽道:“他真的带来了一个拆除球——这不是隐喻,是字面意义上的破坏。”

  这一指控迅速引发历史保护组织的共鸣。美国国家历史保护信托基金会指出,白宫东翼建筑群包含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扩建时期的核心结构,其拆除需国会特别授权。而特朗普绕过常规审批流程的举动,被拜登解读为“对联邦政府权力的蔑视”:“当总统开始拆解国家象征时,他拆解的不仅是砖石,更是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拜登的批判并未止步于建筑层面,而是将矛头指向特朗普执政期间的三大核心争议:1. 宪法危机:赦免风暴与司法干预。拜登重点抨击特朗普离任前签署的143项特赦令,其中包括多名参与国会山骚乱的极端分子。他援引司法部数据指出,这些赦免对象中37%涉及暴力犯罪,远超历届总统平均水平的9%。“当总统开始赦免冲击国会的暴徒时,他撕毁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每个美国人心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仰。”

  2. 法治崩塌:行政令治国与三权分立瓦解。针对特朗普通过行政令绕过国会的执政方式,拜登列举数据:其任内签署220项单边行政令,是奥巴马同期数量的3倍。其中最具争议的包括2027年强制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删除“不利于政府”内容的《网络言论管制令》,以及试图剥夺联邦法院对移民政策的审查权的《司法独立剥夺法案》。“他把总统职位变成了独裁者的宝座,而国会和法院成了他权力游戏中的橡皮图章。”

  3. 民主倒退:选举制度系统性侵蚀。拜登特别提及特朗普持续散布的“2024年大选舞弊”谎言。据非营利组织“事实核查网”统计,截至2025年10月,特朗普在集会和社交媒体上已累计发表相关不实言论超3000次。“当总统拒绝承认选举结果,煽动支持者冲击投票站时,他摧毁的不是某个政党的胜利,而是整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民主基石。”

  演讲中,拜登将批判升级为阶级斗争,直指特朗普政府“将富豪利益置于普通民众之上”。他援引国税局数据:特朗普2027年签署的《富豪减税法案》使全美最富有的0.1%人群年均减税420万美元,而同期中产阶级家庭年均减税不足600美元。更引发争议的是,该法案包含一项针对特朗普家族企业的特别条款——允许房地产企业将“品牌价值”作为资产折旧抵税,预计为特朗普集团节省超3亿美元税款。

  “这不是政策分歧,是公开的抢劫。”拜登情绪激动地拍打讲台,“当总统一边让家族企业获利,一边削减癌症研究经费时,他背叛的不是某个政党,而是每个在病床前祈祷的普通家庭。”据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报告,特朗普任内联邦医疗研究预算年均削减8%,导致至少12种抗癌药物研发项目中断。

  这场演讲的时空背景颇具象征意义。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山,导致5人死亡、140名警察受伤;2025年11月7日,拜登在同座城市警告“民主制度濒临崩溃”。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布雷默评论:“拜登选择在国会山骚乱四周年前夕发声,是在提醒美国:四年前的暴力是症状,今天的制度性破坏才是病因。”

  演讲引发两极反应。民主党支持者在社交媒体发起#DemocracyUnderAttack话题,24小时内阅读量突破5亿次。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称赞:“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勇敢的总统演讲之一。”而共和党阵营则发起反击,参议员格雷厄姆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嘲讽:“拜登应该担心自己的遗产——他任内通胀率飙升至12%,才是让国家蒙羞的罪魁祸首。”

  当拜登喊出“我们不会沉默,不会退缩,不会让这个国家沦为独裁者的玩物”时,现场爆发出持续3分钟的掌声。这场演讲不仅是对特朗普的批判,更是对美国民主韧性的考验。正如《华盛顿邮报》社论所言:“真正的民主从不在真空中等死,它会在每一次捍卫中重生。拜登的愤怒,或许正是美国自我救赎的开始。”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从白宫的拆除球到宪法的裂缝,从选举的争议到阶级的对立,美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身份危机。但历史告诉我们:民主的崩塌往往始于对细节的漠视,而它的重生,永远始于对原则的坚守。当82岁的拜登用颤抖的声音说出“我们仍相信真相的力量”时,他唤醒的不仅是民主党的选民,更是每个坚信“政府应服务于民”的普通人。这或许就是这场演讲最深刻的意义——在至暗时刻,总有人愿意点燃火把,照亮前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