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从幕后到台前的七年淬炼!
创始人
2025-11-09 18:03:22
0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近日,当《新闻直播间》的片头音乐响起时,一张年轻面孔出现在央视新闻频道主播台上。这位身着深蓝色西装、佩戴金丝眼镜的90后主播王晨,以沉稳大气的台风完成了首秀,标志着央视新闻主播阵容正式迎来"90后时代"。这场看似偶然的亮相背后,是七年新闻战线的淬火历练,更是中国新闻事业代际传承的生动注脚。1993年出生于山东东营的王晨,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珞珈山求学的五年间,他不仅系统掌握了新闻传播理论,更通过校园媒体实践积累了采编经验。2017年毕业季,王晨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校园招聘脱颖而出,成为央视新闻中心的一员。初入央视的王晨被分配至新闻采编部门,开启了"5+2""白加黑"的幕后生涯。在2018年台风"山竹"登陆期间,他连续72小时驻守广东前线,在狂风暴雨中完成12篇现场报道;2019年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事故中,他冒着二次爆炸风险深入核心区,发回的独家报道获得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些经历在央视网公布的《王晨工作日志》中可见一斑:七年间累计参与37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撰写新闻稿件超2000篇,制作专题片48部。"新闻人的成长没有捷径,每篇稿件都是台阶。"王晨在武汉大学校友分享会上如是说。这种脚踏实地的作风,让他在2025年3月顺利通过央视主持人资格考核,成为新闻频道最年轻的持证主播。11月9日的首秀中,王晨在15分钟播报时段内零失误完成8条新闻的播报,其中包括"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完成首次出舱活动"等重大时政新闻。其播报风格被观众评价为"既有康辉式的沉稳,又带白岩松式的思辨",在处理突发新闻时展现出的临场应变能力尤为突出。

  这种专业素养源于长期一线历练。2025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期间,王晨作为特派记者深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非遗展区,用双语完成12场现场解说。他独创的"新闻现场三维度报道法"——宏观背景、中观叙事、微观细节——被总台新闻中心作为培训教材推广。在报道贵州山区脱贫故事时,他连续三个月驻村采访,记录的237个脱贫细节成为央视《新闻调查》经典案例。

  "新闻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的连接。"王晨在首秀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理念体现在他的播报细节中:在播报"云南野生亚洲象群北迁"新闻时,他特意调整语速模拟象群步伐节奏;介绍"量子计算机突破"科技新闻时,用生活化比喻解释专业术语。这种创新表达方式使年轻观众占比提升17%,相关短视频在社交媒体播放量突破2亿次。

  王晨的亮相恰逢央视新闻频道成立20周年。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他的出现引发关于新闻人代际传承的深度讨论。与前辈们相比,这代新闻人既经历过纸媒黄金时代的余晖,又成长于融媒体浪潮之中。王晨的微信朋友圈显示,他同时运营着个人新闻评论公众号,单篇阅读量常破10万+,这种"传统媒体基因+新媒体思维"的复合特质,正是当代新闻人的典型特征。

  "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既见证过新闻理想主义的纯粹,又拥有技术赋能的传播手段。"王晨在首秀日记中写道。这种幸运背后是持续的自我突破:为适应高清镜头,他坚持三年形体训练;为提升即兴评论能力,每天研读3份国际主流媒体;为掌握全媒体技能,自学完成数据新闻、短视频剪辑等课程。这种"硬核成长"模式,在央视内部被称为"王晨现象",带动形成新一轮业务学习热潮。

  在首秀当晚的《主播说联播》环节,王晨以"新闻人的长征"为主题发表感言:"从汶川地震时举着手机直播的大学生,到今天坐在主播台前,我始终记得入学时教授说的那句话——新闻人的笔尖,永远要对准时代的脉搏。"这段发言引发广泛共鸣,#90后新闻人的担当#话题阅读量当晚突破3.8亿次。

  这种担当精神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在报道河南暴雨灾害时,他连续48小时直播连线,嗓子嘶哑仍坚持播报;在揭露某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时,面对威胁毫不退缩;在宣传脱贫攻坚成果时,自费制作20期《山乡巨变》系列报道。这些选择背后,是新闻人"铁肩担道义"的职业信仰。

  当王晨走出央视大楼时,长安街的华灯已悄然亮起。这位90后新闻人的一天,从凌晨4点的备稿开始,到深夜11点的选题会结束,如同无数个新闻从业者的日常。但在这个平凡的日子里,他完成了从幕后到台前的关键跨越,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在媒体变革的时代,真正的新闻人永远在现场,永远在路上。

  从珞珈山下的青葱学子,到央视主播台的国脸新锐,王晨的七年成长史,恰是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当90后开始执掌新闻话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年龄的更迭,更是新闻理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正如他在首秀中所说:"新闻不是职业,而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坚守显得尤为珍贵,也让我们对未来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充满期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