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一针的抗癌针有效吗?医生解读 尽管展现惊人效果,但并非“万能抗癌针”!
创始人
2025-11-09 10:04:05
0

120万一针的抗癌针有效吗?医生解读

  【120万一针的抗癌针有效吗?医生解读】近日,一则“120万元一针的抗癌针”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公众对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广泛讨论。从“医学奇迹”到“天价神药”,这项前沿疗法究竟是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还是资本炒作的泡沫?采访多位临床专家、患者及行业研究者,揭开CAR-T疗法的真实面纱。“我以为自己撑不过半年了。”2022年,湖北32岁的李晴(化名)被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血液肿瘤。她先后尝试化疗、靶向药、自体移植等疗法,但肿瘤仍多次复发并转移至全身。2025年初,在主治医生的建议下,她成为CAR-T单靶点疗法的临床试验者。“没有呕吐、没有脱发,半个月后复查,癌细胞基本清零。”李晴的案例并非孤例。北京74岁的陈阿婆同样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辗转治疗4年,在接受CAR-T治疗后一个月,体内肿瘤完全缓解。媒体曾报道,中国首例商业化CAR-T治疗患者于2021年6月接受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回输,8月26日PET-CT检查显示“完全缓解”,成为该疗法疗效的标志性案例。“CAR-T的核心原理是给T细胞装上‘GPS导航’和‘武器’。”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琰解释,医生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导入嵌合抗原受体(CAR),使其能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改造后的T细胞在体外扩增至数十亿级别后回输,如同“超级战士军团”直击病灶。尽管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领域展现惊人效果,但其适用范围远非“包治百癌”。张琰强调,目前CAR-T仅获批用于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对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疗效有限。“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完全缓解率约50%-80%,但仍有复发风险。”她透露,曾有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通过CAR-T实现近五年完全缓解,但需定期随访监测。

  技术迭代正在突破这一瓶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血液科梅恒教授指出,新一代“双靶点CAR-T”可同时识别两个癌细胞抗原(如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BCMA和GPRC5D双靶点),减少肿瘤逃逸可能。2025年临床数据显示,双靶点CAR-T在复发难治患者中的完全缓解率较单靶点提升20%-30%。

  “一针120万,普通家庭如何承受?”社交媒体上,网友对CAR-T价格的质疑声不断。张琰揭秘成本构成:从患者采血、T细胞提取、基因改造、体外扩增到回输,全程需600余个精密步骤,且为个体化定制,无法批量生产。此外,病毒载体、细胞培养设备等关键材料依赖进口,单次生产成本超60万元。

  “传统CAR-T从采血到回输需1-3周,很多晚期患者等不起。”梅恒透露,国内多家企业正研发“体内CAR-T”技术,通过静脉注射实现“一次给药、三天见效”,成本有望降至传统疗法的十分之一。目前,复星凯特、药明巨诺等企业的国产CAR-T产品已纳入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部分患者通过“医保+商保”模式减轻负担。

  “细胞因子风暴(CRS)发作时,患者体温飙升至40℃,血压骤降,必须立即转入ICU。”张琰描述的凶险场景,揭示了CAR-T治疗的另一面。作为免疫系统的“强刺激”,CAR-T回输后可能引发CRS(发生率60%-90%)和神经毒性(如意识模糊、癫痫),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我们不敢说‘癌细胞清零’,只能称‘完全缓解’。”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许彭鹏强调,医学上“治愈”需满足“完全缓解持续五年以上”的条件。他呼吁公众理性看待CAR-T:“它不是癌症终极解决方案,而是为绝望患者提供的新选择。”

  尽管争议不断,CAR-T仍是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皇冠明珠”。美国FDA已批准6款CAR-T产品,中国亦有近40款进入临床阶段,覆盖血液肿瘤、实体瘤及自身免疫疾病。2025年,国产CAR-T在安全性提升、自动化制备等领域取得突破,恒润达生、齐鲁制药等企业的新一代产品将成本压缩至80万元以下。

  “真正的希望不是‘120万一针’,而是让疗法走进千家万户。”梅恒比喻,CAR-T正从“手工定制西装”向“成衣化”转型。随着通用型CAR-T(UCAR-T)、非病毒载体技术等创新路径的成熟,未来患者或可像接种疫苗一样接受治疗。

  从实验室到临床,从“天价神药”到“普惠希望”,CAR-T的进化史折射出人类对抗癌症的执着与智慧。它或许无法瞬间终结这场“世纪之战”,但已为无数绝望者点亮生命之光。正如张琰所言:“每一项突破都值得敬畏,但真正的医学进步,永远建立在科学严谨与人文关怀的基石之上。”当技术突破与制度保障携手,或许有一天,“120万”将不再是横亘在生命与希望之间的天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