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1月7日电 2025年是孙中山逝世100周年,为了缅怀这位革命先行者,位于中环半山的孙中山纪念馆于今日(7日)揭幕“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此次展览旨在阐述孙中山与粤港澳地区的深厚渊源,重温他的波澜壮阔一生及其对祖国的伟大贡献。展览举行至明年3月31日,免费入场。

孙中山纪念馆修缮后于11月7日重新开放。(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孙中山题赠给香港海员的“博爱”条幅。
展览展出逾60件珍贵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重点展品包括“博爱”条幅、孙中山与“四大寇”在香港合照的玻璃底片、澳门同盟会会所的历史照片、以及香港大学邀请孙中山参加开学典礼的信函等。此外,还有孙中山在广州担任陆海军大元帅的令文及纪念孙中山的中山舰航海钟等珍品。

“四大寇”照片的玻璃底片。
此次巡回专题展览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联合主办,旨在重温孙中山的一生及其对祖国的贡献。孙中山(1866-1925)一生致力于复兴中华民族,在海内外广受尊崇。粤港澳地区不仅是他的故乡,也为他提供了教育与工作的机会,以及推动革命思想的土壤。
在昨日(6日)的开幕典礼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文博)伍志和表示,此次展览具有双重意义,既是孙中山逝世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也是孙中山纪念馆修缮后重新开放的首个展览。他续称,康文署一直致力于推动粤港澳文博机构的合作,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展览与教育活动,让年轻一代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文化历史根源,“是次展览正是三地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

“月满照甘棠”月球灯。
为配合展览,孙中山纪念馆还将举办一系列免费的教育活动,包括“月满照甘棠”月球灯制作工作坊,及两场邀请香港和澳门学者的公众讲座,探讨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及其在澳门的家庭背景。此外,纪念馆将于后日(11月9日)举行同乐日,活动包括电影欣赏会、故事工作坊和音乐剧场,所有费用全免。
此次展览分为“粤港澳之缘”、“革命再革命”和“永恒的纪念”三个部分,观众可以通过珍贵文物重新回溯孙中山的生平与革命历程。随著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三地的合作与交流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孙中山所倡导的团结奋进精神与当今大湾区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