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吐槽老坛酸菜面吃出3厘米飞蛾
【女子吐槽老坛酸菜面吃出3厘米飞蛾】2025 年 11 月 5 日,广西一位女子在准备享用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时,意外发现面桶中竟然躺着一只长达 3 厘米的飞蛾。这只飞蛾通体黑黢黢,已与酸菜混为一体,呈现出类似 "腌入味" 的颜色和形态。事发后,她立即联系了统一客服,但对方的回应却让她更加气愤。品牌客服表示,酸菜经过 "三切三晒" 处理,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飞蛾。从该女子描述的情况来看,这只飞蛾通体黑黢黢,已经与酸菜混为一体,呈现出类似 "腌入味" 的颜色和形态。她强调,这只飞蛾绝非冲泡时不慎落入,而是原本就在食品包装内。发现这一情况后,她立刻与统一品牌客服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面对消费者的投诉,统一客服的回应却令人失望。客服人员首先辩解道,他们的酸菜经过 "三切三晒" 处理,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飞蛾。随后,客服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让消费者将产品寄回进行内部检测;二是直接赔偿 20 元,这相当于 5 桶泡面的费用。这样的回应显然难以令消费者满意。毕竟,一只长达 3 厘米的飞蛾赫然出现在食品中,无论是 "不可能" 的辩解还是区区 20 元的赔偿,都显得缺乏诚意。
这已不是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第一次因异物问题引发关注。早在 2010 年,北京的张女士就发现购买的统一牌老坛酸菜牛肉面桶底有死虫子。当时张女士检查发现,桶装方便面的外包装并没有破损、漏气的情况,这表明虫子的出现不是销售或流通环节造成的,而是食品生产厂家在包装时环境不卫生造成的。而就在 2024 年 7 月,还有消费者声称在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中吃出了疑似鼠头的异物。对此,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已派遣专门的客服人员与消费者联系,原发视频已撤除,并表示将通过检验和调查程序来确认问题。
统一老坛酸菜面的质量问题可谓 "历史悠久"。2022 年 "3・15" 晚会曾曝光了统一老坛酸菜原料生产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社会对酸菜生产卫生状况的广泛关注。事件曝光后,统一曾随机连线直播酸菜包工厂,并对消费者开放参观酸菜厂,实施酸菜包 "一厂一码" 制。官方宣称,他们的酸菜是在满足食品级材质标准的环氧树脂池中经历初次发酵,随后经过三次清洗和三次净化处理,再移入特制陶坛内进行二次发酵。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成品出厂,整个生产流程中共计检测指标多达 300 余项。然而,从 "土坑酸菜" 到如今的 "飞蛾入面",这些质量承诺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回顾统一在历次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应对,可谓 "经验丰富"。在 2022 年 "土坑酸菜" 事件中,统一因 "发声明、删声明、再发声明、又发声明" 的操作备受外界质疑。当时,统一在首份声明中承认问题并致歉,但随后发布的声明却全盘否认此前说法,自称 "优秀",并表示 "不允许外购酸菜"。这种自相矛盾的声明,暴露了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有业内专家指出,与违法违规获得巨额市场暴利相比,企业被查处后所面临的处罚只是九牛一毛,根本无法起到有效震慑作用。
一只 3 厘米长的飞蛾,不仅飞进了老坛酸菜面,也飞出了统一食品质量控制的漏洞。从 2010 年的死虫子,到 2024 年的鼠头疑云,再到今日的 3 厘米飞蛾,统一老坛酸菜面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从未真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