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试射洲际导弹
【美军试射洲际导弹】美军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其核打击力量的肌肉。2025 年 11 月 5 日,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按计划试射了一枚未携带弹头的 “民兵 3” 洲际弹道导弹。此次试射通过 E-6B 军机上的机载发射控制系统启动,导弹再入飞行器飞行约 4200 英里(约合 6759 公里)后,准确命中马绍尔群岛的一处美军试验场。“民兵 3” 洲际弹道导弹并非新式武器。据美国媒体报道,该型号导弹于20 世纪 70 年代列装美军,至今已服役约半个世纪,射程达 1.25 万千米,是美军唯一现役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目前美国现役共有约400 枚 “民兵 3” 导弹,它们与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构成了美国 “三位一体” 的核打击力量,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央广网。美国空军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试射旨在评估 “民兵 3” 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的可靠性、作战准备水平等。
“民兵 3” 导弹弹长约 18.26 米,弹径 1.67 米,最多能携带 3 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子弹头威力高达17.5 万吨 TNT 当量—— 对比二战中广岛原子弹的威力约 1.5 万吨,其破坏力可见一斑。
这次试射发生在敏感的时间节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密集释放核试验相关信号,10 月 30 日他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已命令五角大楼立即在 “对等基础上” 开始测试美国核武器,随后在返回美国途中再次表示,美国需要进行核试验以确保不落后于竞争对手,11 月 2 日接受采访时又重申 “将像其他国家一样进行核试验”。
尽管美国能源部长赖特 11 月 2 日澄清,特朗普下令恢复进行的核试验将不包括核爆炸,仅为 “系统测试” 和验证 “核武器部件”,但核领域的紧张氛围已然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声称重启核试验的理由是 “俄罗斯将要进行核试验,其他国家也在搞核试验”,但这一说法遭到美国媒体主持人纠正,中俄目前并未进行核试验。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11 月 5 日导弹试射当天,紧急召开联邦安全会议,就美国意图恢复核试验等问题进行讨论。普京在会上强硬表态:“若美国或其他《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缔约国进行核试验,俄方必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进行研判并提交协调一致的建议方案央广网。
面对美方的导弹试射,俄方表现出既坚定又克制的态度。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 11 月 5 日表示,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俄罗斯 “三位一体” 的核力量已完成更新央广网。
佩斯科夫还证实了一个重要细节:“美方在发射‘民兵 3’之前,提前向俄罗斯通报了相关信息”。这种提前通报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误判风险,也显示出两国在核领域仍保持着必要的沟通机制。同时他强调,俄方将继续履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规定的义务,而俄美两国领导人近期没有通电话的计划央广网。
此前佩斯科夫曾针对特朗普的核试验言论警告称,普京多次重申,若有国家恢复核试验,俄罗斯将根据局势采取相应行动,同时明确俄罗斯 “海燕” 核动力巡航导弹试验并非 “核试验”。
俄罗斯军事专家对此次试射有着不同解读。军事专家利波沃伊认为:“美国不由自主地开始盘点他们目前列装的各类导弹,匆忙地搬出自己的过时装备并进行试射,以此来检验其性能。”
另一名军事专家西夫科夫则指出:“对美国人来说,检验核弹头的可用性非常重要,为此需要进行核试验。至于俄罗斯,俄方没有这样的需求。”“民兵 3” 作为老一代导弹,其性能确实存在老化问题。2010 年,50 枚 “民兵 3” 导弹曾与指挥中心失联 45 分钟;2011 年试射时,一枚导弹中途故障不得不自行炸毁。这些事故让人不禁怀疑:老迈的 “民兵” 尚能饭否?美国军备控制协会执行董事达里尔・金博尔则直言,在技术、军事或政治方面,美国都没有恢复核爆炸试验的理由,特朗普的决定 “缺乏正确的信息,且会适得其反”。
美军此次试射,是近期一系列核力量展示行动的延续。就在不久前,美军曾在 5 天内连续试射 4 枚 “三叉戟 Ⅱ” 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密集的导弹试射活动,反映出大国间核博弈的加剧。
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今年 6 月发布的报告就宣称,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核军备竞赛的边缘,多个拥核国家之间的战略较量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更是直接将此次 “民兵 3” 试射解读为 “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发出的一个严肃核信号”,配合特朗普此前所谓 “中俄在秘密进行核试验” 的说法,而这一言论已遭到我国外交部驳斥。
美军自嘲这些发射井坐标早已暴露的 “民兵 3” 导弹只有两个用途:消灭对手,或吸引对手的大部分洲际导弹。在精准核打击面前,它们的生存能力确实堪忧。美国一名专家坦承,“与俄罗斯 RS-28‘萨尔玛特’洲际弹道导弹相比,美国的‘民兵 3’导弹就像是一个‘带有火箭发动机的牙签’。”
值得注意的是,重启核试验可能是美国一项耗资上万亿美元、为期 10 年的核武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还包括建造新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新型 “哥伦比亚” 级核潜艇和新型战略轰炸机。
美国一面严厉指责其他国家的导弹试射,一面不断亮出自己的 “大杀器”,这种双重标准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担忧。位于加州的 “核时代和平基金会” 主席戴维・克里格指出:“无论我们怎样准备好发射导弹或导弹的精确性多高,都不能从导弹试验中假设有效性。这是一场非常危险的竞赛。” 该基金会的项目主管里克・韦曼评论说:“试射导弹的唯一目的是在世界各地投放核弹头,这是可恶信仰的范例,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精神。”
国际社会纷纷对美国的举动表达关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表示,“我们不应忘记过去 80 年来进行的 2000 多次核试验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强调 “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允许核试验”,当前 “世界的核风险已经高得惊人”。
伊朗外交部长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抨击美国称:“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恶霸,将其‘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并正在恢复核武器试验,而这个恶霸还一直在妖魔化伊朗的和平核计划…… 所有这些都违反了国际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3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恪守 “暂停核试验” 的承诺,愿同各方共同维护《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权威,希望美方切实遵守相关义务和承诺,以实际行动维护国际核裁军和核不扩散体系及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
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决定也存在诸多反对声音。民调显示,约 46% 的美国民众反对恢复核试验的提议,34% 的人支持,19% 的人尚未决定;56% 的受访者反对将掌控核武器的权力集中在总统手中。内华达州民主党国会议员泰特斯批评称,特朗普的声明 “不仅违背了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主导的核军备控制和不扩散体系,而且还使内华达州和所有下风向地区重新处于有毒辐射和环境破坏的威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