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留意到香港于10月31日及11月4日集中公布多项关键经济数据与国际排名,本地生产总值(GDP)、零售销售、楼市相关指标均呈积极态势,且在《2025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中跃升至全球第四,全方位彰显经济复苏活力与发展潜力。与此同时,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专门对支持香港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香港描绘了更加美好的未来,笔者认为香港必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一、三大经济数据亮眼,经济复苏势头稳固
1. GDP与消费双升,增长动力持续增强
2025年第三季香港本地生产总值预先估计数显示,按年实质上升3.8%,较第二季3.1%的升幅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动能显著。从需求端看,内部消费持续回暖:私人消费开支按年实质上升2.1%,优于第二季1.9%的增幅;政府消费开支虽较第二季2.5%的升幅略有放缓,仍保持1.6%的正增长。
GDP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引擎:一是出口大幅上升,受电子相关产品需求强劲及区域贸易往来畅旺带动;二是内部需求持续扩张,市民消费能力提升推动私人消费稳步增长,为经济注入内生动力。
2. 零售业连涨五个月,贵价品类表现突出
私人消费的回暖直接反映在零售市场。2025年9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13亿港元,按年上升5.9%,升幅较8月的3.9%明显加快,且实现连续第五个月增长,消费市场信心持续恢复。
从品类看,各主要零售商类别普遍录得增长,其中贵价货品消费活力尤为强劲:电器及其他未分类耐用消费品销货价值按年大涨31.3%,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销货价值也增长9.1%,充分体现市民消费意欲的强劲回升。
3. 楼市负资产按揭减少,“撤辣”措施显成效
随着经济向好,香港楼市逐步回稳。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末,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宗数为31,449宗,较第二季末的37,806宗减少超6,300宗;涉及金额从第二季末的1,902亿港元降至1,568亿港元,宗数与金额双双“拾级而下”,楼市风险进一步可控。
这一变化与政府持续优化楼市政策密切相关:2023年10月,香港调整额外印花税(SSD)、买家印花税(BSD)等“辣招”;2024年2月全面“撤辣”并同步放宽按揭措施;2024-2025年《施政报告》又两度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住宅物业投资门槛降至3,000万港元,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提高至1,500万港元。政策效果显著,3,000万-4,999万港元一手私宅买卖登记量从今年1月的20宗,升至9月的63宗,10月首20天更达78宗,较1月激增2.9倍。

香港科技园。(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二、政府施政精准发力,多举措激活经济活力
香港经济的持续向好,离不开政府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多项措施从旅游、盛事、楼市、产业等维度协同发力,为经济注入多元动力。
1. 发力旅游与盛事经济,拉动消费与客流
政府联合旅游发展局在海内外加强宣传,推动香港保持全球热门旅游地位。2025年9月,访港旅客人次近330万,按年上升8%;截至9月,全年累计访港旅客超3,600万人次,同比增加12%。国庆黄金周期间,入境旅客约164万人次,酒店入住率普遍达90%,直接带动零售、餐饮、酒店业增长。
同时,政府积极引入世界顶级文娱体育活动,2025年9月先后举办SUPER JUNIOR、N.Flying、SEVENTEEN等韩流艺人大型演唱会,吸引大量观众入场,其消费不仅覆盖门票,还延伸至周边产品、餐饮住宿,为相关产业带来显著增量。
2. 优化楼市与投资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除前述“撤辣”与投资者计划优化外,政府通过调整印花税率、放宽按揭条件等措施,降低入市门槛、释放合理购房需求,既缓解负资产问题,也促进楼市健康发展,为整体经济稳定提供支撑。
三、数码竞争力跃居全球第四,创科发展成新增长极
在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同时,香港的国际数码竞争力也实现突破。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5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显示,香港位列全球第四,较去年再升3位,在亚洲经济体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新加坡),中国内地则排名全球第12位,同比上升2位。
1. 三大核心维度表现优异,“准备程度”显著提升
该排名由“科技”“知识”“准备程度”三大因素构成:香港“科技”与“知识”维度表现稳定,分别维持全球第三、第五位;“准备程度”维度进步最为突出,较去年上升5位至全球第十位。在子因素中,香港“技术框架”“适应态度”排名全球第一,“培训和教育”(第三)、“人才”(第五)也跻身全球前五,凸显数码发展的综合实力。
2. 政策与优势叠加,创科生态持续完善
香港数码竞争力的提升,源于国家支持、自身优势与政策推动的多重合力:
- 国家战略支撑:依托国家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定位,政府以香港科学园、数码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为核心,整合五大研发机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应用科技研究院等),构建创科发展核心架构。
- 双重优势加持:凭借“国家+国际”双重机遇、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简单低税制,香港吸引全球企业、人才与技术汇聚,夯实创科合作基础。
- 精准政策落地:2025年《施政报告》推出系列措施,包括推进微电子研发院中试线组装、筹建生命健康与人工智能研发院、提速建设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设立30亿港元“人工智能资助计划”等,同时推动北区沙岭数据园区招标,强化算力基建。
- 人才流动便利:国家移民管理局自11月5日起,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内地人才签发3年多次往返港澳人才签注,并开通口岸专用通道,进一步充实香港科研人才库,助力技术转化与“出海”。
展望:国家规划赋能,政产学研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
从经济数据到国际排名,也显示出香港正以多维度向好的态势展现复苏韧性,而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支持香港发展的重要部署,更为其带来国家层面的战略机遇。未来,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推动政、产、学、研、投紧密协作,依托国家规划赋能,巩固GDP、零售、楼市的复苏成果,同时以创科发展为核心持续提升数码竞争力,进一步激活经济内生动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巩固全球经济枢纽地位,实现“十五五”规划描绘的美好前景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作者为香港再出发共同发起人、香港菁英会副主席、阳江市政协委员、河南省青联港区常委 高松杰)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