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鸭脖“祛魅”:3个季度少卖7个亿 日均关店近20家!
创始人
2025-11-06 15:03:52
0

绝味鸭脖“祛魅”:3个季度少卖7个亿

  【绝味鸭脖“祛魅”:3个季度少卖7个亿】“三个季度卤味少卖 7 个亿!”2025 年 11 月初,这个惊人的数据让昔日的 “鸭脖之王” 绝味食品再度成为焦点。最新财报显示,ST 绝味 2025 年前三季度卤制食品销售收入仅约 35.27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42.23 亿元,大幅减少近 7 亿元。曾经的绝味巅峰期门店数达 1.59 万家,远超麦当劳与肯德基在华总和。而如今,它的市值已从 2021 年高点约 667 亿元跌至 2025 年 9 月的约 83.45 亿元,跌幅高达 87%。这场溃败并非偶然,而是商业模式失衡、消费者信任流失与行业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

  绝味食品的溃败首先反映在冰冷的财务数据上。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42.6 亿元,同比下滑 1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2.8 亿元,同比下滑 36.07%。这一下滑趋势自 2024 年就已显现,当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13.84% 至 62.57 亿元,净利润同比下跌 34.04% 至 2.27 亿元。更让市场震惊的是,2025 年 9 月,绝味食品因财务造假被实施 ST(特别处理)。调查显示,2017 年至 2021 年期间,公司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累计少计营收超 7 亿元。湖南证监局对绝味食品处以 400 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等责任人合计罚款 450 万元。从 2021 年 2 月总市值超 630 亿元,到 2025 年 9 月底仅约 81.93 亿元,绝味食品在四年多时间里市值蒸发近 85%,从 “卤味龙头” 沦为 A 股 “跳水典型”。

  支撑绝味食品万店江山的加盟模式,如今成为反噬其发展的最大隐患。加盟商正在加速离开绝味食品。截至 2025 年 10 月初,绝味食品的门店数量已缩水至 10606 家,相比 2023 年底的 15950 家,在约 20 个月的时间里关闭了超过 5000 家门店,缩减幅度超 30%,日均关店数量近 20 家。曾经带飞绝味业绩的门店扩张步伐,如今开启剧烈收缩。闭店潮背后是单店盈利能力的急剧下滑。2023 年绝味门店增长 874 家,而鲜货类产品的销量却同比下降 4.36%。这种 “开店越多、销量越降” 的悖论,揭示了卤味行业市场接近饱和下盲目扩张的恶果。加盟模式的 “压榨式” 运营逐渐走向失衡。不少加盟商透露,其加盟某品牌时,月租金 1.5 万元、人工成本 8000 元,总部供货价居高不下,测算每日需 3000 元流水才能覆盖成本,实际日均流水仅 2000 余元。

  “卤味刺客真的是越来越多了,价格越来越离谱了。” 一位消费者感叹道。数据显示,鸭脖价格从 2012 年 30-45 元 / 斤涨至 2025 年 60 元以上 / 斤,13 年涨幅超 100%。绝味 2022 年两次提价,年初涨 5%,7 月鸭掌等产品再涨 7%-10%。周黑鸭鸭脖从 2012 年 45 元 / 斤涨至 2023 年 60 元 / 斤,11 年涨幅 33%。当绝味沉迷 “鸭脖界星巴克” 的概念时,衢州鸭头却在全国开出 3 万家门店,直接将鸭脖单价压至 8 元。价格一旦上涨便难以下调,即便上游原料成本回落,也未出现主动降价回馈消费者的情况。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绝味的高价策略加速了客户流失,导致近八成受访者减少了在连锁品牌购买卤味的频次。

  绝味食品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整个卤味行业面临的系统性挑战。2025 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卤味行业三大企业营收均呈下滑态势:绝味食品营收 28.20 亿元,同比下降 15.57%;煌上煌营收 9.84 亿元,同比下降 7.19%;周黑鸭营收 12.22 亿元,同比下降 2.9%。与传统巨头业绩下滑形成反差的是,各种新兴卤味品牌强势崛起。王小卤等现象级品牌通过爆品策略打开市场,盛香亭热卤、研卤堂等热卤品牌凭借现制新鲜体验与正餐化场景延伸迅速扩张。热卤的崛起对以冷卤为主的绝味构成直接威胁。红餐产业研究院《卤味品类发展报告 2025》显示,2025 年热卤市场规模预计达 620 亿元,同比增长 18.5%,远超卤味行业 10.26% 的整体增速。盛香亭现已成为热卤赛道规模最大的品牌,占据细分市场 20% 以上份额,还获得腾讯和美团龙珠投资,估值已达 10 亿元。

  相较于冷卤的预制包装模式,热卤主打现捞现拌、热食为特色,适合即买即吃的 “逛吃” 和快餐消费场景。这种模式更能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新鲜度和体验感的追求。绝味传统的冷卤模式从根上就带着 “效率优先” 的基因。为了支撑全国超万家门店的供应,在全国布局中央工厂,所有产品统一卤制后经冷链配送到店。然而,经长途冷链运输后,绝味的卤味肉质容易脱水变柴,卤香也会随时间流失。

  为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绝味食品不断尝试创新。2025 年 10 月,绝味在长沙开设首家 “绝味鲜卤” 超市。这一新店型的最大亮点在于:彻底取消传统称重计价,全店商品改为 “一口价” 模式,素菜类产品低至 7.6 元 / 盒,鸭锁骨、鸭脖等经典产品仅售 9.9 元 / 盒。与传统绝味门店以 “卤味即食 + 称重售卖” 不同,新店明确定位为 “超市型” 门店,店内面积大于传统门店,配色与陈列更偏向现代零售风格。店内商品结构品类变多,除了卤制品,干果零食、烘焙糕点、即饮饮品等多个品类也均有涉及,SKU 多达 90 + 款。绝味食品官网客服表示,“绝味鲜卤” 门店由合作团队在特定区域独立运营,属于该团队的创新尝试。这一创新尝试旨在扩大消费场景、重塑品牌认知、提升单店效率与复购率。

  从 2021 年的市值高峰到 2025 年的 ST 绝味,绝味食品的跌落神坛仅仅用了四年时间。门店数量从近 1.6 万家萎缩至约 1 万家,三个季度卤味销售收入减少 7 个亿,这一系列数据指向一个残酷的现实:传统的 “跑马圈地” 加盟扩张模式已经走到尽头。绝味食品尝试通过 “绝味鲜卤” 超市实现自救,用一口价打破 “称重” 迷思,以卤味 + 零食的多品类组合寻求新的增长曲线。然而,在消费降级、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场自救能否成功,仍需市场检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