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毕业生考取辅警引热议
【北大毕业生考取辅警引热议】一群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毕业生,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2025年11月拟聘用勤务辅警名单上,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近日,“中安卫士北京”公众号公示了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2025年11月份拟聘用勤务辅警名单,名单包含80人,并附带了拟聘用辅警的毕业院校信息,其中不乏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引发网友关注,部分网友质疑,名校毕业生应聘辅警这样的基层岗位是否为大材小用。11月5日,中央党校教授汪玉凯表示,北大等名校毕业生去应聘基层岗位,一方面,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等现实因素确实存在。然而,就所谓的名校生群体而言,其中许多人或许才刚刚走出校园,不仅社会经验匮乏,基层工作经验更是几近空白。在此情形下,投身辅警这类基层工作,能让他们更深入地贴近民情、了解民生,从而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如此看来,名校生从事辅警工作,绝非大材小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虽然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但就业压力依然不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曾指出,我国“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这一矛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使名校毕业生也难免面临激烈的竞争。
事实上,名校毕业生选择基层岗位并非新鲜事。截至2025年5月底,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95名全日制硕士毕业生成功获得工作录用,初次就业率高达97.2%。这些毕业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20%加入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10%入职公募基金,17%投身互联网科技行业,另有10%奔赴各级政府机关。可见,名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高端职位,而是更加多元和务实。
近期,全国多地陆续开展了辅警招聘工作,以满足基层警务力量不断增长的需求。其中,深圳市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辅警2533名,涵盖执法勤务、技术文职等多个岗位类别;梧州市公安局也发布了年度招聘计划,拟招募110名警务辅助人员;江津区则通过政企协同的创新机制,高效完成了27名警务辅助人员的定向招聘工作。这些岗位在年龄、学历、专业技能等方面均设置了明确门槛,例如深圳公安局明确要求勤务辅警中的执法勤务类职位和文职辅警中的技术文职类职位应聘者需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技术岗位还额外要求相关专业资质认证。辅警岗位相对稳定的工作性质、直接服务社会的职业价值,以及近年来逐步完善的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空间,正成为吸引高学历人才的重要因素。
针对名校毕业生报考基层岗位的现象,中央党校教授汪玉凯分析指出,当前社会就业压力确实对求职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但需理性看待这一趋势。"对于许多应届名校毕业生而言,他们缺乏基层工作历练,而辅警岗位能提供直接接触社会治理一线的实践机会。"他强调,通过参与社区巡防、矛盾调解、信息采集等基础工作,年轻人可快速积累群众工作经验,这种成长价值远超简单的"职业匹配度"判断。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补充介绍,该校近年来通过设立基层就业奖学金、开展专项职业培训等方式,持续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治理、国防军工、国际组织等国家战略领域,2023届毕业生中已有超过150人选择基层公共管理部门就业。
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职业期待仍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名校毕业生应当从事金融、科研等"精英化"职业。但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60%,人才供需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公安机关人事部门负责人表示,现代警务工作已进入智能化阶段,网络犯罪侦查需要数据分析人才,执法规范化建设需要法律专业人才,装备研发管理需要工程技术人才。以深圳为例,其辅警队伍中已涌现出通过司法考试、取得网络安全认证的复合型人才,在协助侦破新型犯罪案件中发挥关键作用。这种人才结构的优化升级,正推动警务工作向专业化、科技化方向迈进。
在梧州市公安局辅警招聘公告中,明确写道辅警是“为公安机关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同样需要专业素质和责任担当。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毕业生韦宇少的选择或许能提供另一种视角。她毕业后选择回到广西融水的一个小乡村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基层天地广阔,青年人多一些历练,少一些浮躁,在平凡岗位上积累的经验,终将成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