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家锅”爆火 厂家涨粉超百万
【“传家锅”爆火 厂家涨粉超百万】10月24日,浙江温州陈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则15秒视频,意外点燃全网热情。视频中,一口泛着金属光泽的不锈钢炒锅引发网友集体追忆,更让沉寂十余年的瑞安市莘塍富强不锈钢制品厂迎来“泼天流量”。截至11月5日,该厂官方账号粉丝量突破155万,连续三天登顶平台涨粉榜前三,这场由“30年不锈锅”引发的商业奇迹,正书写着中国制造的品质传奇。
“最早做锅时,每口锅都是师傅用锤子一锤一锤敲出来的。”工厂创始人傅喜乾之子傅克萍抚摸着车间里泛黄的设计图纸,揭开“传家锅”的诞生秘辛。上世纪90年代,傅氏父子三人扎根瑞安市莘塍街道,在1200平方米的厂房里开启创业征程。他们遍阅金属加工典籍,反复试验材质配比,最终研发出厚度达1.1毫米的特殊不锈钢层压结构。这种工艺使锅体兼具导热性与抗腐蚀性,经实验室检测,其使用寿命可达普通锅具的5倍以上。
“当年停产不是质量不好,而是太经用了。”傅克萍苦笑。2010年前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外观更精美的竞品涌入市场,而“传家锅”因30年超长寿命导致复购率趋近于零,生产线被迫关停。兄弟二人转而成立瑞安富典机械设备厂,专注织带设备生产。谁曾想,十多年后,一位网友的偶然分享,让这口“退休锅”重返聚光灯下。
10月24日视频发布当晚,就有网友循着锅底专利号找到傅克萍。“开始以为是恶作剧,直到媒体电话打进来,才意识到真的火了。”傅克萍回忆,短短三天,求购电话如潮水般涌来,工厂官网被挤到瘫痪,200多个粉丝群瞬间满员。面对网友“内部拿锅”的请求,傅克萍坚决否认“饥饿营销”:“现在每天接200多个电话,如果有货,10万个都卖得完。”
这场全民追捧迅速引发政府联动。10月31日,瑞安市经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成专项小组,现场解决设备调试、原料采购等难题。11月3日,工厂重新挂牌复工,首批复刻经典款的样品已送检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我们坚持用304食品级不锈钢,锅体厚度分毫不减。”傅克萍指着车间里正在调试的老式冲床机强调,尽管设备陈旧,但每道工序仍由20年经验的老师傅把关。
面对“升级316不锈钢”“开发平底锅”等网友建议,傅克萍的选择令人意外:“先复刻经典,再谈创新。”这种看似保守的决策,实则暗含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据检测报告显示,复产样品在耐腐蚀性、不粘性等核心指标上,与三十年前产品完全一致。为提升效率,工厂已订购新型冲床机和超声波清洗线,但傅克萍坚持:“新设备到位前,绝不降低检验标准。”
这种坚持赢得市场尊重。在抖音平台,#传家锅复产#话题播放量突破14亿次,网友自发整理“传家锅使用指南”,甚至有餐饮店主驱车500公里到厂考察。“现在下单要排到明年春节后。”客服人员展示的订单系统显示,预售量已超8万口,其中62%为35岁以下年轻消费者。
“传家锅现象”折射出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对“耐用型厨具”的关注度同比提升47%,超过6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支付溢价。从影响来看,这口锅的爆红绝非偶然:“当快消品充斥市场时,能传承三代人的产品自然成为稀缺品。”
瑞安市厨具行业协会的统计更揭示产业转型趋势:2025年当地32家不锈钢制品企业中,17家开始重建“慢工出细活”生产线,其中9家明确提出“30年质保”承诺。“传家锅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协会秘书长王强表示,行业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企业开始重新计算“品质生命周期”的经济账。
站在复产的车间里,傅克萍抚摸着父亲留下的老式千分尺,感慨万千:“当年觉得30年寿命是缺点,现在才明白这是最珍贵的广告。”这口锅的命运轨迹,恰似中国制造的缩影——从追求规模速度到回归质量本质,从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定义标准。当第一口复产“传家锅”通过检测时,傅克萍在朋友圈写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匠心终究不会被辜负。”这句话获得点赞,或许正是公众对这场商业奇迹最真挚的注解: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依然愿意为“用一辈子”的承诺买单,依然相信“慢工出细活”的古老智慧。这口锅的爆红,终将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关于品质、诚信与时代精神的温暖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