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洁阿姨拍“土味说车”视频出圈
【保洁阿姨拍“土味说车”视频出圈】近日,哈尔滨一雷克萨斯汽车经销店保洁阿姨因一条“土味说车”的视频,走红网络。凭借着一口接地气的东北话,搭配着并不娴熟的车辆专业术语,受到不少网友喜爱。11月4日,该门店工作人员称,这位出镜阿姨今年58岁,从2019年起就在店内从事保洁工作,阿姨说车的这几条视频播放量最高达五百多万,而他们门店账号日常拍摄的视频浏览量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工作人员表示,近期,门店在做“全员新媒体”的推广,鼓励大家开设新媒体账号拓展线上销售,还会根据视频流量情况进行一定奖励。他们给门店的保洁阿姨也拍了一段,觉得镜头感还挺不错的,就让阿姨尝试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说车,没想到偶然走红,浏览量这么大,“播放量最高的一条达到五百多万。”工作人员也表示,在阿姨说车的视频受到关注后,他们也希望阿姨能够出镜直播,但被暂时婉拒了。可以注意到,在短视频平台上,类似的“保洁阿姨说车”视频被竞相模仿。宝马、沃尔沃、奥迪等汽车经销门店的保洁阿姨们纷纷出镜尝试说车,还有汽车销售门店邀请门卫大爷出镜说车。
随着张阿姨的视频持续发酵,短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模仿者。宝马4S店的保洁王大姐用山东话介绍“这车座椅软和得像俺家炕头”,沃尔沃门店的门卫张大爷用河南方言解说“安全气囊多得像俺村过年放的炮仗”。据不完全统计,仅11月前4天,全国就有超过20家汽车品牌门店发布类似内容,相关话题累计播放量突破10亿次。
“这不仅是营销创新,更是对传统汽车销售话语体系的解构。”专家分析,当消费者长期被“豪华配置”“极致性能”等术语包围时,保洁阿姨们用生活化语言将汽车拉回“人间烟火”。“她们可能不懂扭矩参数,但知道‘这车后排能躺下三个我这样的老太婆’,这种表达更易引发情感共鸣。”
网友的评论获得点赞:“以前觉得豪车销售都高冷,现在看阿姨们介绍,感觉买雷克萨斯和买大白菜没啥区别,亲切!”更有网友制作“土味车评合集”,将张阿姨们的片段与专业测评对比,调侃“专业主播教参数,保洁阿姨教生活”。
面对这股“土味浪潮”,汽车行业呈现两极分化。部分品牌迅速跟进,将保洁阿姨、门卫大爷纳入“素人主播”培训计划;也有豪华品牌销售总监私下吐槽:“让保洁说车,拉低品牌调性。”但数据不会说谎:张阿姨走红后,其所在门店的抖音账号粉丝量从3万飙升至50万,尽管线下到店量尚未显著增长,但线上咨询量提升300%。
“这不是简单的娱乐化,而是用户需求的转变。”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Z世代消费者更看重“真实体验”而非“参数堆砌”。“当保洁阿姨说‘这车后备箱能装下我种地的工具’时,对农村用户比‘容积率0.8立方米’更有说服力。”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行业生态的重构。某合资品牌市场部负责人透露,他们正调整营销预算,将部分高端广告投放转向素人内容创作:“花50万请明星代言,不如培养10个像张阿姨这样的‘民间代言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阿姨显得既兴奋又谨慎。她拒绝了门店提出的直播带货邀请:“我就爱擦车,说车是赶鸭子上架。”
“阿姨的走红不是偶然。”门店总经理王海峰认为,这折射出社会对“平凡劳动者”的价值重估。“过去我们强调‘专业人做专业事’,现在发现,每个岗位都能成为连接用户的触点。保洁阿姨擦了6年车,她对车辆细节的观察可能比销售更敏锐。”
这种价值重构正在更多领域发生。此前,嘉兴保洁“秋姐”通过短视频介绍家乡古镇,单条视频播放量超10万;郑州环卫工“老张”用河南方言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成为社区网红。正如网友“平凡之路”的评论:“这个时代,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看见。”
尽管“土味说车”现象级爆红,但行业也在思考可持续性。部分模仿者因内容同质化遭遇流量下滑,某奥迪门店的“保洁说车”账号因强行植入“买豪车送菜篮子”等夸张桥段,播放量从百万跌至几千。
“关键在于保持真实。”专家建议,品牌应赋予素人主播更多自主权,而非将其变为“人形广告牌”。张阿姨所在门店已调整策略:不再要求她背诵专业话术,而是鼓励“想到啥说啥”;拍摄时间也从固定脚本改为抓拍日常工作片段。
这场由保洁阿姨引发的营销革命,最终指向一个朴素的真理:在信息过载的时代,真诚是最稀缺的商品。当58岁的张阿姨用抹布擦拭展车时,她擦亮的不仅是玻璃,更是一个行业对“用户本位”的重新认知。正如她在最新视频中所说:“我就是个擦车的,但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豪车也能有‘家’的温度。”这或许就是流量狂欢背后,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