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买高铁靠窗座位却遇“面壁座”
【网友买高铁靠窗座位却遇“面壁座”】近日,一则关于 “网友买高铁靠窗座位却遇‘面壁座’” 的话题登上百度热搜。一位网友提前购买了广州南至茂名的高铁车票,特意选了 3 车厢 1A 号靠窗座位,上车后却发现面对的是一堵墙壁。她中途不得不离开座位,站立观景。“如果时间紧买到无座票我认了,但标注‘靠窗’却没有窗,感觉被误导了。” 这位网友说。她特意提前预订了票面标注 “靠窗” 的座位,期待一路欣赏风景,迎接她的却是一面冷冰冰的墙。类似的遭遇其实不少旅客都经历过。在社交媒体上,常有人分享自己坐高铁时遇到 “面壁座” 的体验。有网友调侃这是 “面壁思过” 新体验,也有人直言若为观景选座,结果却面对墙壁,确实令人失望。
面对网友的反映,记者咨询了中国铁路 12306 客服与国家铁路局12327 全国铁路监督热线。12306 客服回应称,当前售票系统及票面仅标注 “靠窗” 或 “过道”,无法查询具体座位旁是否有窗。客服表示会将乘客的建议记录并上报。12327 工作人员的解释则更明确:“靠窗” 意为靠近窗户一侧,并非紧邻窗户。两家热线均表示,会将细化标注的建议向上反馈,并感谢乘客的意见。
高铁座位编号其实藏着不少学问。根据高铁座位编号规则,A 和 F 始终代表靠窗座位,C 和 D 则代表靠过道座位。这一规则其实源自航空座椅的国际惯例。早期飞机每排 6 个座椅,A、F 靠窗,C、D 靠过道,B、E 是中间位置。高铁为了和国际接轨,沿用了这种字母代表座位位置的惯例。但因为高铁一排最多只有 5 个座位,所以从大的字母开始减,跳过了 E 座。这就是为什么高铁座位有 A、B、C、D、F,却没有 E 的原因。
从法律角度看,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兴剑指出,消费者在购票时依法享有知情权。铁路部门目前的座位标注未能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如 1A 座这类 “靠窗无窗” 席位,未明确告知真实环境,可能影响消费者选择。他建议,铁路部门可进一步细化标注,如区分 “窗户旁靠窗座” 与 “两窗间靠墙座”,以便乘客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切实保障知情权。这一建议恰恰说中了众多旅客的心声。
也有网友指出,“面壁座” 并非全无好处。若车程较短,此类靠墙座位反而便于休息,不容易被过往行人打扰。对于想要在旅途中安静休息、不想被干扰的旅客来说,这样的座位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目前购票系统无法主动选到此类席位,旅客能否坐上 “面壁座” 全凭运气。
掌握高铁选座技巧,可以有效提升出行体验。如果你想要欣赏沿途风景,那么一定要选择A 或 F 座。二等座的 A 座和 F 座都靠窗,但 F 座出入更加便利。如果是老年旅客,或者需要经常离开座位,建议选择靠过道位置,方便家人照顾,也方便乘务组随时提供服务。晕车和活泼好动的儿童旅客,建议选择靠窗座位,可以看看风景分散注意力。
实际上,高铁座位编号的统一曾被视为铁路服务提升的重要一步。从今年 9 月 15 日起,全国铁路所有 CRH 动车组的坐席号已经统一按 CRH380 型动车组坐席号编制规则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