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1.4万亿元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1.4万亿元】美东时间 11 月 4 日,美股市场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暴跌486.08 点,跌幅达 2.04%,标普 500 指数跌 1.17%,道指跌 0.53%。在这场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 “黑色星期二” 中,AI 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当其冲,股价大跌近 4%,市值一夜蒸发 199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 万亿元),相当于跌掉了一个中国平安的总市值。这场抛售潮几乎波及了所有科技巨头。除了英伟达,特斯拉暴跌超 5%,英特尔重挫超 6%,谷歌、亚马逊、Meta 纷纷跌超 1%。统计显示,美股六大科技巨头单日总市值蒸发高达45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2 万亿元)。费城半导体指数更是惨不忍睹,单日重挫 4%,创下三个月来最差表现。与此同时,欧洲 STOXX 600 指数收跌 0.30%,德国 DAX 30 指数跌 0.76%,全球资本市场被悲观情绪笼罩。
这场暴跌的背后,闪现着一位熟悉的身影 —— 电影《大空头》原型人物迈克尔・伯里。最新监管文件显示,伯里管理的 Scion Asset Management 公司将约 80% 的仓位集中于做空英伟达和 Palantir这两只 AI 大牛股。具体来看,伯里针对 Palantir 的看跌期权名义价值高达9.12 亿美元,针对英伟达的看跌期权名义价值也达到 1.86 亿美元,两者合计占公司投资组合权重的 80%。
就在披露做空仓位前几天,伯里在沉寂近两年后首次重返社交媒体,向散户投资者发出了一个看似隐晦的警告。“有时我们会看到泡沫,有时有事情要做,有时唯一获胜的招式就是不玩。”—— 他在社交平台 X 上这样写道。当时市场并未明确他指的 “泡沫” 具体为何,但从最新披露的持仓报告可以看出,他所指的大概率是美股 AI 概念股的疯狂炒作。
华尔街大佬们的集体预警,无疑是这场抛售的直接导火索。高盛首席执行官 David Solomon 在香港金管局组织的金融峰会上直言:“未来 12 至 24 个月,股市很可能出现10% 到 20% 的回撤。” 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 Ted Pick 也持相同观点,认为 “我们也应欢迎可能出现的回撤 ——10% 到 15% 的回撤,并非由某种宏观悬崖因素驱动。” 这些警告与当前美股估值水平密切相关。AI 个股上涨已将标普 500 指数的远期市盈率推至23 倍以上,接近 200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作为 AI 浪潮的最大受益者,英伟达已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的公司,其市值目前占标普 500 指数近十分之一,超过印度、日本和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另一只被伯里做空的股票 Palantir,尽管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63% 至 11.81 亿美元,并大幅上调了业绩指引,但其股价今年已累计上涨超 152%,总市值高达 4525 亿美元。更令人担忧的是,Palantir 的远期市盈率超过200 倍,当前市盈率甚至接近 700 倍。德意志银行策略师 Jim Reid 指出:“他们的业绩不错,但市场对公司缺乏对整个 2026 年的可见性感到失望。”
这场科技股抛售潮迅速蔓延至其他风险资产。加密货币市场惨不忍睹,比特币自 6 月以来首次跌破 10 万美元大关,日内跌幅超过 6.5%。以太坊更是暴跌近 10% 至 3296 美元。数据显示,24 小时内共有超 40 万人爆仓,17.9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28 亿元)蒸发。与此同时,国际金价也下跌明显,COMEX 黄金期货跌 1.84%,报 3940.30 美元 / 盎司。国际油价同步下挫,WTI 原油期货跌 0.8%,报 60.56 美元 / 桶。
除了市场自身的担忧,美国政治困境也为这场暴跌蒙上了阴影。当地时间 11 月 4 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 54 票对 44 票的结果,再次未能通过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这意味着 10 月 1 日开始的本轮联邦政府 “停摆” 即将打破 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 “停摆” 35 天的历史纪录,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 “停摆”。美国交通部长达菲警告称,若政府 “停摆” 持续,交通部可能被迫关闭部分空域,以应对人员短缺与航空安全压力。
回望 2008 年金融危机前,迈克尔・伯里提前两年布局空头仓位,期间维持 CDS 头寸的高昂成本曾一度使其濒临绝境。如今,这位 “大空头” 再次押下重注。但截至美东时间 11 月 3 日,自 9 月 30 日文件基准日后,Palantir 和英伟达的股价均录得上涨,期间累计涨幅分别为 4.6% 和 6.5%,均创出历史新高。这意味着,伯里的空头头寸可能已遭受实质性亏损。这场关于 AI 泡沫的博弈,究竟是谁能笑到最后,仍需市场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