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东莞最近离不了婚 当地回应 取消户籍限制致需求激增!
创始人
2025-11-04 22:03:02
0

网传东莞最近离不了婚 当地回应

  【网传东莞最近离不了婚 当地回应】近日,“网传东莞最近离不了婚”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多名网友反映,在东莞预约离婚登记时遭遇“无号可约”的困境,部分婚姻登记处未来15天的号源均显示“已约满”。对此,东莞市民政部门及多个镇级婚姻登记处紧急回应,称号源紧张系因5月起实施的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取消户籍限制,导致异地户籍居民离婚登记需求激增。2025年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东莞作为试点城市全面启动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根据政策,内地居民办理结婚、离婚登记无需返回户籍地,且不再需要提供户口簿,仅凭身份证和居住证即可跨省办理。这一便利措施迅速引发服务需求井喷——据东莞市民政局统计,5月10日至9月9日,全市共办理婚姻登记业务36835宗,较2024年同期增长66.6%;其中离婚登记业务量虽未单独披露,但结婚登记量从9386宗激增至18541宗,近乎翻倍的增幅间接印证了政策对人口流动的催化作用。“政策实施后,外省户籍居民离婚登记占比从12%跃升至35%。”东莞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人透露,以石龙镇为例,该镇婚姻登记处日均接待量从政策前的20对增至50对,其中60%为非东莞户籍居民。号源紧张的矛盾在10月下旬集中显现:由于2025年第三季度结婚高峰期积累的离婚需求叠加政策效应,多个镇级登记处出现“一号难求”现象。面对舆论关注,东莞市民政部门迅速回应,通过“增号源、强引导、优服务”组合拳缓解供需矛盾。石龙镇、石碣镇等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每日8时30分将释放未来15天的号源,并建议市民重点关注该时段;若错过放号时间,可实时刷新系统“捡漏”退号名额。此外,市民还可通过“东莞民政”官方公众号查询全市23个婚姻登记处的实时号源,选择距离稍远但显示“蓝色可约”的办理点。“我们已协调技术团队优化预约系统,将单日号源量从120对提升至200对。”东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异地户籍居民,登记处特别开通“绿色通道”,对持有有效居住证的申请人优先安排现场号。以厚街镇为例,该镇登记处每日预留30个现场号,供未预约但材料齐全的申请人办理。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推行,本质上是公共服务与人口流动趋势的深度适配。数据显示,东莞作为移民城市,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比达76%,异地婚姻需求长期存在。2023年10月,东莞曾试点10个镇级婚姻登记处“跨省通办”,此次全面推广后,服务半径进一步扩大,但配套资源未能同步匹配的问题逐渐显现。

  “号源紧张暴露出两个层面的矛盾。”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明指出,一方面,政策设计需更精准预判需求峰值,例如在结婚高峰期后预留缓冲期处理离婚登记;另一方面,基层服务能力亟待提升,部分镇级登记处仅有3-4名工作人员,日均处理50宗业务已接近极限。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调整也在倒逼服务模式创新。南城街道婚姻登记处试点“婚前辅导+离婚调解”一体化服务,通过引入专业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将冲动型离婚的调解成功率从40%提升至62%。“很多夫妻并非感情破裂,而是缺乏沟通技巧。”驻点社工王女士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对因育儿矛盾申请离婚的夫妻,在接受3次辅导后重新制定家庭规则,最终撤回申请。

  此次风波背后,是公众对公共服务质量日益增长的期待。在石碣镇婚姻登记处,来自湖南的陈先生夫妇凌晨6点排队取号,最终在工作人员协助下通过“捡漏”成功预约。“政策便利了,但服务细节还要更贴心。”陈先生建议,登记处可增设异地户籍专用窗口,或提供材料预审等前置服务。

  东莞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三项改革:一是建立号源动态调配机制,根据各镇街实时需求跨区调度;二是开发“离婚冷静期”智能提醒系统,通过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减少无效预约;三是联合法院、妇联完善诉前调解体系,将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嵌入登记流程。

  当“离婚难”的讨论从个案上升为公共议题,其本质是对公共服务效能的集体审视。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打破的不仅是户籍壁垒,更是对“以人为本”治理理念的实践检验。从“能办”到“好办”,从“通办”到“通心”,政策的生命力终将取决于服务细节的温度。正如一位婚姻调解员所言:“离婚证只是一张纸,但帮助夫妻理性选择、减少遗憾,才是政策真正的价值所在。”在这场服务与需求的双向奔赴中,东莞的探索或许能为全国提供一份生动的治理样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