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辙了!为防白嫖式退货 卖家选用巨型吊牌:“卖十件退九件,这生意比慈善还亏”!!
创始人
2025-11-04 21:05:09
0

  为防白嫖式退货 卖家选用巨型吊牌

  【为防白嫖式退货 卖家选用巨型吊牌】2025年11月,杭州西湖畔的游客依然穿着未剪吊牌的新衣拍照打卡,北京故宫红墙下的汉服租赁店因“七天无理由退货”沦为“一次性体验装”仓库。这场由“白嫖式退货”引发的商业乱象,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电商生态的信任根基。当某女装店主在社交平台发出“卖十件退九件,这生意比慈善还亏”的控诉时,一条比A4纸还大的巨型吊牌,悄然成为商家对抗规则滥用的“防退神器”。2025年五一假期,某女装店铺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退货潮:假期退款率突破100%,5月3日单日达300%。这意味着每售出三件衣服,就要退回九件。更荒诞的是,沈阳某职业学校60名学生集体网购运动会服装,活动结束后以“质量问题”为由退货,退回的衣服沾满草屑,直接导致店铺被封禁三个月。这种“穿完即退”的行为已形成灰色产业链:职业退货师通过“拼单旅游—集中拍照—批量退货”模式牟利,单月可“白嫖”50-80件衣物。直播电商女装退货率普遍达65%,大码女装、礼服类超80%。商家算过一笔账:退一件衣服的损失(翻新、消毒、快递费)需要卖10单才能弥补。2025年618大促期间,某女装店销售额近千万元,扣除退款后反而亏损50多万元。隐形成本更惊人:物流费上涨至18元/单,仓储费按体积和时间双重计费,客服处理1单退货需15分钟,叠加“仅退款”纠纷导致的平台罚款,单件退货总成本可达120-200元。

  “仅退款”规则本为倒逼商家提升服务质量,却在执行中异化为“薅羊毛工具”。北京朝阳法院审理的案例显示,某买家利用规则漏洞半年内“白嫖”价值3.2万元商品,最终因诈骗罪被判刑。但平台处理机制仍偏向消费者:杭州某商家拒收带香水味的退货连衣裙,平台客服以“无法提供异味证据”为由强制退款。这种“举证责任倒置”导致商家维权成本激增,2024年下半年有近20家知名女装店宣布闭店。

  四川某吊牌生产厂负责人透露,近两个月已有四五万个巨型吊牌发往全国,主要流向女装、礼服等高退货率品类。这种尺寸达30cm×40cm、材质升级为ABS塑料+软木的吊牌,表面覆盖哑光膜会因汗水黏连皮肤,穿着超过两小时便会产生明显不适感。防盗扣需用专业拆标器才能取下,强行撕扯会留下不可逆的孔洞。生产商数据显示,使用巨型吊牌后,某女装店铺恶意退货率从42%降至18%。

  面对“无损拆吊牌教程”和代拆灰色产业,商家迅速升级防御体系:

  电子标签:部分高端品牌嵌入NFC芯片,吊牌被强行拆卸时系统自动标记商品“影响二次销售”;

  荧光防伪:吊牌加入荧光油墨,夜间拍照显影“已试穿”字样,社交传播时暴露“白嫖”行为;

  可溯源系统:绑定消费者ID,退货时自动核查购买记录与穿着场景,判定是否恶意退货。

  2025年一季度智能吊牌订单量同比激增200%,其中电子标签类占比35%。但“道高一尺”的防御很快遭遇“魔高一丈”的破解:某职业团队通过加热吊牌边缘软化胶水,实现无痕拆卸。

  头部品牌转向“预防式服务”:UR推出“试穿无忧险”,消费者支付5元可享3次免费试穿;太平鸟上线“穿搭顾问”服务,通过AI推荐尺码、搭配,降低因不合身导致的退货。数据显示,此类措施使退货率下降15%-20%。更有商家在商品隐蔽处刻制买家ID缩写,形成“退货溯源链”,某珠宝店通过此方法成功追责3起转卖退货商品的案例。

  2025年4月,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宣布调整售后规则:退货画像系统:通过消费频次、退货率、商品损耗度等12项指标,对高风险用户限制“仅退款”权限;退货冷静期:消费者提交退货申请后需等待2小时,减少冲动退货;商家申诉通道:对恶意退货案例48小时内处理,成功申诉可获平台流量补偿。

  抖音电商试点“信用退货”体系,对频繁滥用退货权的消费者取消“七天无理由”资格;京东升级“青天剑”系统,实时监测批量退货账号。这些举措背后,是每年超百亿元的因恶意退货产生的直接损失。

  2025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实施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拟明确“穿着类商品以不影响二次销售为底线”,并列举“洗涤、熨烫、染色、变形”等10种不可退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案例,认定“以牟利为目的批量退货”构成不当得利,可追究民事责任。当西湖边的吊牌仍在风中摇曳,商家仓库里的退货包裹依旧堆积如山,这场攻防战或许没有真正的赢家。但巨型吊牌的出现,至少撕开了电商生态的一个裂口:在流量与算法的裹挟下,商业信任的重建需要多方觉醒。

  商家正在从“防退货”转向“留好客”,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平台正在从“保护消费者”转向“守护生态”,通过精准治理平衡双方权益;监管正在从“模糊边界”转向“明确红线”,用法律利剑震慑失信行为。正如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所言:“无理由退货不是‘免责金牌’,而是‘诚信试金石’。”当商家少些算计、多花心思在产品上,当消费者少些贪念、让退货权回归本意,这场由巨型吊牌引发的商业变革,终将推动电商行业走向更健康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