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华被开除党籍:对抗组织审查
【宋朝华被开除党籍:对抗组织审查】 2025年11月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重磅消息: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宋朝华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这位曾主政南充、眉山两大四川重镇,被媒体称为"明星官员"的省部级高官,最终因对抗组织审查、大搞权钱交易而身败名裂。宋朝华的仕途轨迹及其落马,不仅是一个官员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地方政治生态中腐败问题的典型缩影,为全体党员干部提供了深刻的警示。纪监部门点评:宋朝华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宋朝华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终止其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宋朝华1960年出生于四川乐山,1980年代初期进入政坛,早年在家乡乐山任职,从基层科员做起,逐步攀升至县级领导岗位。1990年代,他调任眉山市(原乐山市部分区县划出设立),在眉山地区(后改为地级市)任职长达十余年,历任仁寿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这一时期,宋朝华在县域经济发展和基层治理中展现出一定能力,为其后续升迁打下基础。
2000年代中期,宋朝华迎来仕途重要转折点,调任四川省委办公厅工作,短暂担任省委副秘书长,进入省级权力核心圈层。2008年,他外放至南充市,先后担任市委副书记、市长,2012年升任南充市委书记。在南充主政期间,宋朝华正值南充经历系列腐败案件后的重建期,他提出"重塑政治生态、推动跨越发展"的口号,一度被视为能够带领南充走出低谷的"救火队长"。
2016年,宋朝华调任眉山市委书记,继续担任地方党委一把手。眉山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朝华在此期间推动了一系列城市建设和产业项目。2018年,他升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跻身省部级高官行列,达到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从基层科员到副省级领导,宋朝华用了近四十年时间,完成了仕途上的跨越式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显示,宋朝华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其违纪违法行为呈现以下典型特征:首先,政治纪律沦丧:通报特别指出宋朝华"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这种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行为,是其腐败堕落的思想根源。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政治立场,背离初心使命,必然导致全面失守。
其次,组织原则缺失:在组织纪律方面,宋朝华存在"违规选拔任用干部"等问题,将干部任用变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破坏了党的组织路线和选人用人制度。同时,权钱交易猖獗:作为地方党委一把手,宋朝华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土地出让等领域拥有巨大权力,通报中"涉嫌受贿犯罪"直指其利用职权大搞权钱交易的核心问题。南充、眉山在其主政期间推进的大量基础设施和城建项目,成为权力寻租的重灾区。生活作风腐化,违反生活纪律的表述,揭示了宋朝华在个人生活方面的堕落,这种道德滑坡往往与腐败行为相互交织、互为因果。
最为严重的是,宋朝华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在党的十九大后依然我行我素,顶风作案,显示出其腐败行为的顽固性和系统性。
宋朝华案件的查处,恰逢四川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四川已有多名曾任或现任南充、眉山主官的官员落马,包括南充市委原书记刘宏建、李仲彬,眉山市原副市长余自甦等,揭示了地方政治生态中潜藏的系统性腐败风险。地方"一把手"监督难题:宋朝华长期担任地方党委一把手,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力垄断"。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防止权力失控,是宋朝华案件提出的严峻课题。政商关系异化:作为地方发展决策者,宋朝华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过程中,与私营企业主交往过密,未能保持"亲""清"政商关系,最终沦为不法商人的"围猎"对象。选人用人腐败:通报中提及的"违规选拔任用干部"问题,揭示了宋朝华可能通过人事权进行利益输送,形成"小圈子""小团伙",这种腐败模式对地方政治生态的破坏尤为深远。
退休不等于安全着陆:宋朝华2018年转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5年被查处,打破了"退休即平安"的侥幸心理。这再次证明反腐败没有"既往不咎",任何腐败分子都难逃党纪国法的严惩。
宋朝华案件再次印证,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必须完善地方党委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推进"一把手"权力清单制度,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建立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亲""清"界限,防止权力与资本不正当结合,斩断利益输送链条。针对四川部分地区存在的"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不良政治生态,需要持续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坚决肃清腐败流毒影响。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强化廉政审查和任前公示,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把好干部队伍入口关。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减少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宋朝华从基层干部到省部级高官,再到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的蜕变轨迹,深刻警示我们: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化重点领域腐败治理,才能确保公权力真正服务于人民,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以宋朝华案为戒,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