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小心!央视揭网购故意发错货骗局 用低价商品引诱消费者“入坑”,临近“双十一”大家一定要注意!!
创始人
2025-11-04 14:04:10
0

  央视揭网购故意发错货骗局

  【央视揭网购故意发错货骗局】价格实惠的便携电扇、驱蚊液、儿童玩具,这些日常网购商品,如今却被诈骗分子包装成引诱消费者踏入陷阱的诱饵。临近“双十一”促销活动,诈骗分子也伺机而动,让不少消费者防不胜防。央视曝光网购骗局:商家故意发错货,以"理赔"为由诱导刷单,消费者被骗转账。警方提醒:维权需通过官方平台,警惕高额返利诱惑。‌‌此前,北京的张女士在某平台直播间花7元购买了一台电动搅蒜机,收到货后,发现机器是坏的,随即联系商家售后。商家态度特别好,说要补发一个新的。张女士思忖片刻,觉得补发倒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便同意了。就在这时,对方顺势提出添加微信好友,称这样能实时追踪物品的发送进度。张女士依言添加后,客服旋即又将她拉进了一个所谓的“商家群”,还蛊惑说:“群里有刷单任务,只要帮店铺提升成交量,就能轻松赚取佣金。”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刑侦支队中队长邢运伟介绍道,起初,对方诱导张女士扫码充值,并承诺充值后连本带利返还。张女士尝试了几笔小额充值,果然都顺利收到了返款,还赚了100多块钱。尝到甜头后,对方趁机推荐了一个大额刷单任务,金额大约500多元。张女士充值完成后,对方却突然变卦,拒不返款,还谎称张女士操作失误,称在刷单前需添加备注,而她并未添加。

  对方说,想把钱拿回去,必须按照指示接着往下走。为找回500多元,张女士又按要求支付1000元,可“错误”却接连不断,她先后累计投入5万多元。把情况告诉儿子后,张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即报了警。

  民警介绍,近期,类似张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尽管购物平台、商品各不相同,但受害者均在收货时遇到“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随后陷入诈骗陷阱。此类诈骗有何套路?如何防范?来看警方提示。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知名的购物平台进行消费。这些平台通常有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售后保障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遭遇诈骗的风险。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商家的信誉评级、用户评价等信息,避免选择那些信誉不佳、评价过低的商家。其次,当收到商品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客服”的说法。应第一时间通过购物平台官方客服渠道进行沟通和核实。正规平台的客服会有明确的处理流程和规范,不会要求消费者提供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再者,对于任何来源不明的链接,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随意点击。这些链接可能会隐藏着病毒或钓鱼程序,一旦点击,个人信息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如果需要办理退款等业务,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操作,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发送的链接。另外,绝对不能随意下载陌生人提供的远程控制软件。远程控制软件可能会让不法分子获取你设备中的所有信息,包括银行卡信息、聊天记录等,从而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个人隐私泄露。

  近期,一种新型网购诈骗在全国多地频发,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引流,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家住河南的李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骗局。她花16元钱购买了一瓶驱蚊液后,接到自称是“商家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发错货了”,并给了一个教程让她按步骤在手机上下载软件。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民警陆航指出,此类骗局与传统刷单诈骗不同的是其引流方式:“通过正规购物平台引流,但刷单的内核没有变,只是把人吸引过来的套路更具迷惑性”。

  这种新型诈骗具有明确套路。诈骗分子先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售卖U盘、小风扇、大米等日常商品,然后故意发错货或寄劣质品,等待消费者主动联系投诉。以上海允女士的案例为例,她购买的8.8元手持电扇无法使用,客服指引她扫描快递盒内印有“扫码快速处理退赔”的“售后服务卡”,下载指定APP后被拉入“网络短剧推荐创作群”。北京市反诈中心民警吴童分析,在这类案件中,初期小額充值通常能领到佣金,可随着投入加大,客服便会以“操作失误”“账号冻结”等借口要求转账解冻。

  随着受害人投入金额增加,诈骗分子的取款方式也在升级。河南李女士的案件中,在她投入4万元后,“金牌导师”声称她的操作出现失误,需再完成一个4万元任务才能解冻账户,并诡称“当前转账会被冻结”,诱导她通过购买黄金或取现方式进行“充值”。当李女士按要求将4万元现金存放好并拍照传给对方后,并未等来所谓的回款。诈骗分子又承诺只要她再取出12.5万元,交给“前来取钱的人”,就能拿回之前投入的4万元,外加16000元收益。警方调查发现,取走李女士4万元的是一个以马某为首的非法取现团伙,他们使用境外聊天软件与上线诈骗团伙联系,成功取现后能抽取10%的佣金。

  此类诈骗已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特征。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中队长单丹透露,在平台上开设一个用于诈骗的店铺成本极低:“200多元——200元是交给电商平台的押金,40元弄一个经营范围内有开网店资质的营业执照”。吴童民警指出,开设这种专门用于诈骗的店铺,“只要骗成一笔,本钱就回来了,而且是三四倍的回本,骗成一笔就跑路”。北京警方透露,这类诈骗发案数量近期呈快速增长趋势,仅某平台一家,最近一个半月,就发现并关停涉诈风险店铺一万六千家。

  面对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司法机关已展开全面打击。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已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9万人。针对当前电商平台频发的“假理赔真诈骗”案件,北京警方表示将加强对此类犯罪上下游灰黑产犯罪的打击力度,并会同市场监管、网信、税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警方也敦促互联网企业落实反诈责任,提前发现“问题商铺”,尽早降低涉诈风险。

  诈骗团伙的非法取现环节已被警方重点打击。在河南李女士的案例中,取走她4万元现金的非法取现团伙最终被警方擒获,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正规商家售后理赔绝不会要求先转账、做任务。警方提醒,所有联络都要在平台上进行,包括退换货,正規退款流程就是在平台上点击“申请退款”,钱会原路返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