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易主 2万家门店目标背后的商业变局!
创始人
2025-11-04 13:04:11
0

星巴克中国易主

  【星巴克中国易主】11月4日,美东时间周一,一则重磅消息震动咖啡行业:星巴克官方宣布,已将其在中国业务的多数股权出售给博裕投资,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这一交易标志着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持续转型的重要里程碑,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咖啡行业未来格局的广泛讨论。根据协议,博裕投资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的股权,星巴克保留40%的股权,并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博裕投资基于约40亿美元的企业价值(不计现金与债务)收购相应权益,而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这一总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向博裕出售合资企业控股权所得款项、星巴克在合资企业中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支付给星巴克的授权经营收益。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11家星巴克门店。双方秉持共同的发展愿景,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这一目标若能实现,意味着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将大幅增长,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咖啡市场的地位。博裕投资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深耕中国市场、布局全球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构建了涵盖私募股权、公开市场、基础设施及创业投资的多元化投资管理平台。其在投资领域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和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成为星巴克选择其作为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在声明中表示:“博裕投资深厚的本土知识和专业能力将有助于加速我们在中国的增长,尤其是在我们向较小城市和新地区的扩张方面。”博裕投资合伙人黄宇铮也强调:“26年来,星巴克在中国成功塑造了标杆性的高端品牌形象,与中国顾客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我们既认同这一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也看到了为中国顾客带来更创新、更本土化体验的巨大机遇。”

  回顾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其策略经历了多次调整。从21世纪初到2017年,星巴克通过与合资伙伴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来扩大业务,旨在拓展其在中国的影响力。2017年,星巴克决定将业务完全内部化,以13亿美元的价格从合资伙伴手中收购了其华东业务的剩余50%股份。然而,本周一的最新交易决定,标志着其策略的逆转。

  这一逆转的背后,是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瑞幸等本土品牌凭借快速的扩张策略和本土化的运营模式,对星巴克的市场地位构成了威胁。瑞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1%至123.6亿元,门店总数达到26206家,远远甩开了星巴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星巴克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而与博裕投资的合作,正是其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重要举措。

  交易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不一。部分投资者将此解读为星巴克对中国市场独立运营信心不足的信号,导致其股价出现短期波动。然而,从长期来看,星巴克引入强大的本土合作伙伴,有助于其优化资本结构、强化本地运营,并加速在下沉市场的扩张。

  星巴克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财年业绩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处于增长态势。2025年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国实现营业收入8.316亿美元,同比增长6%,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增长;2025财年全年营收达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门店经营利润率保持在两位数水平,经营利润与利润率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环比提升。这些数据表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星巴克与博裕投资的合作,不仅对双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中国咖啡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星巴克借助博裕投资的本土化优势,将加速在下沉市场的扩张,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本土品牌如瑞幸、库迪等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市场变化。

  对于咖啡豆供应商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而言,星巴克在中国的扩张将直接带动对咖啡豆、咖啡机、纸杯、奶制品等原材料的需求,利好整个产业链。然而,一个更强大、更具本地化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星巴克,对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会更强,可能挤压部分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展望未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与本土化的结合。一方面,星巴克将继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博裕投资的合作,星巴克将加速数字化改造和门店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和顾客体验。此次星巴克中国易主博裕投资,不仅是商业策略的一次调整,更是国际品牌与中国本土智慧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星巴克能否借助这一合作实现新的跨越,值得我们持续关注。而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拥抱变化,才能在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