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吐槽山姆变得像盒马
【用户吐槽山姆变得像盒马】近日,11月3日,一条#山姆变得像盒马#的词条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围观。这场争议源于山姆App近期的一次改版:生肉图片变成热气腾腾的熟食,蔬菜照片从朴素白底变为浓墨重彩的“艺术照”,甚至新增支付宝“碰一下付款”等阿里系功能。当会员们发现购物车里的牛排图片从生肉变成煎好的成品,当进口牛肉标签出现信息错乱,一场关于“会员制超市是否该坚守初心”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买菜需要看红烧牛肉图?这是菜市场还是美食广告?”上海会员刘女士的吐槽道出了众多老用户的心声。11月2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山姆App改版前后的对比图:原本清晰展示生肉纹理的“牛肋排1.5kg”图片,被替换成一碗冒着热气的熟食;标注“澳洲谷饲西冷牛排”的商品图,变成了切开且煎制完成的成品。更令人困惑的是,部分进口牛肉标签出现“国产”字样,供应商信息被打码,图文描述驴唇不对马嘴。这种改变并非孤立事件。果蔬区同样经历“艺术化改造”:500克蔬菜沙拉从简单的实物图变成网红风格的“高饱和度艺术照”,背景甚至出现虚化的厨房场景。有会员直言:“现在点进商品详情页,找配料表要翻半天,操作步骤多了好几个,完全背离了山姆以前‘选品、加购、付款’三步走的简洁风格。”面对舆论压力,山姆在11月3日晚紧急回应,称此次改版系8月底上线的测试版本,已根据会员反馈连夜调整。截至11月4日凌晨,部分商品图已恢复为原始实物图。但这场风波暴露的,远不止是界面设计问题。引发争议的直接导火索,是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的一则人事任命:前阿里副总裁刘鹏接任山姆中国区总裁。这位曾主导天猫国际、淘天集团品牌业务的电商老将,上任首周便推动App改版,新增“碰一下付款”、优化页面交互等阿里系功能。
这种“基因改造”迅速引发连锁反应:视觉体系“淘宝化”:高饱和度图片、精修滤镜、复杂排版,与山姆传统白底实物图的“极简主义”形成强烈反差。有会员调侃:“现在点进山姆App,以为误入了某宝生鲜频道。”功能叠加“电商化”:新增的凑满减提示、先用后付等玩法,让会员担忧山姆是否会走向“价格战”。一位办了卓越卡的用户直言:“我们花680元年费,图的就是不用比价、不用看差评,现在这些功能反而增加了决策成本。”选品策略“平庸化”:今年7月,山姆因上架好丽友、卫龙等普通商超常见品牌引发会员退卡潮。此次改版被视为选品“去差异化”的延续,有评论指出:“当山姆开始卖楼下超市就能买到的通货,会员费就变成了智商税。”
这场风波背后,是会员制超市在中国市场的深层困境。山姆中国目前拥有900万会员,续卡率高达86%,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信任税”——消费者愿意支付260元会员费,换取“闭眼买不踩雷”的购物体验。但近年来,这种信任正遭受多重挑战:本土化适配失衡:山姆的美国基因在下沉市场遭遇水土不服。在昆山、张家港等县级市,大包装意大利面因家庭规模差异滞销,进口葡萄酒因消费习惯不同积压。反观盒马,通过“大牌平替+社区服务”策略,在县域市场单日销售额突破百万。供应链优势稀释:山姆曾凭借“赋能式供应链”构筑护城河——为烘焙厂改造德国进口设备,将蛋糕成本降低15%;与澳洲牧场深度合作,把牛肉价格压低25%。但如今,盒马通过“农业直采”和区域冷链中心,将生鲜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直逼山姆的2.8%。数字化能力代差:当山姆还在测试App新功能时,盒马已实现63%的线上订单占比和30分钟极速达。在杭州、南京等城市,盒马通过前置仓模式,用大店库存支撑线上订单,物流成本比纯电商低40%。
面对争议,山姆的应对策略折射出会员制超市的转型焦虑。11月4日,记者走访上海山姆会员店发现,尽管App界面调整引发吐槽,但线下门店依然保持高客流量。一位正在选购牛排的会员表示:“图片问题可以优化,但只要商品品质和价格不变,我还是会续卡。”
这揭示了一个关键真相:会员制超市的核心竞争力从未改变——用极致供应链提供“高性价比的确定性”。山姆需要警惕的,不是界面风格的变化,而是是否在革新中丢失了本质:视觉呈现应服务于功能:商品图的首要任务是准确传递信息,而非追求视觉冲击。盒马火锅季的“火锅杯”包装设计,通过定制防烫杯套和急速冷却工艺,在便利性与品质间找到平衡,值得借鉴。本土化需深度洞察需求:山姆在昆山店引入“小份装”烘焙产品,在义乌店增加进口商品占比,这些尝试证明,本土化不是简单复制一线城市模式,而是要真正理解区域消费逻辑。数字化应提升效率而非复杂度:盒马通过会员画像精准推送“减脂鸡胸肉肠”,3天卖断货的案例表明,技术应成为增强用户体验的工具,而非增加负担的累赘。
山姆与盒马的竞争,本质是两种零售哲学的碰撞:前者坚守“付费墙”内的品质闭环,后者探索“全渠道”下的效率革命。但无论模式如何创新,零售业的底层逻辑始终未变——以消费者为中心,在效率与体验间找到最优解。
当山姆在测试新版App时,盒马正在长三角地区一天开出14家折扣店;当盒马用“火锅杯”重构消费场景时,山姆靠“0蔗糖巴斯克”蛋糕创造单日销售纪录。这场竞争没有输家,它正在推动中国零售业向更高效、更包容的方向进化。
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最好的变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传承中迭代。”对于山姆和所有会员制超市而言,真正的挑战不是避免“盒马化”,而是如何在革新中始终铭记:消费者愿意付费的,从来不是一张会员卡,而是卡背后那份“被理解、被尊重”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