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岁抗癌博主“婷婷打怪兽”离世
【11岁抗癌博主“婷婷打怪兽”离世】11月2日凌晨5时许,来自河南濮阳的抗癌博主“婷婷打怪兽”不幸离世,年仅11岁。抗癌博主“婷婷打怪兽”的抖音账号最后一次更新,是堂婶赵女士发布的一张婷婷微笑的照片,配文仅有一句:“她去另一个世界打怪兽了。”这个曾用笑容治愈数万网友的女孩,最终没能战胜病魔,而她生前最后一个未了的心愿,成了家人心中永远的痛。2023年6月,彼时正读三年级的婷婷,在学校里突然双手捂住肚子,额头冷汗涔涔。起初,家人都以为只是普通的肠胃炎,便带她到村诊所开了些止痛药。然而,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剧烈,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冲击着婷婷幼小的身躯。
家人心急如焚,带着她辗转于濮阳、郑州的多家医院。终于,医生拿着CT片,沉默良久后,沉重地吐出一句话:“是肾母细胞瘤,一种儿童恶性肿瘤。”赵女士听闻,犹如五雷轰顶,她声音颤抖地回忆道:“我们连这个病名都没听过。”肾母细胞瘤,这种疾病多见于3 - 5岁的儿童,早期若能及时治疗,治愈率超过80%。可命运弄人,婷婷确诊时已经10岁,而且肿瘤已经无情地侵蚀了她的右肾。更为残酷的是,这种病与基因缺陷或隐匿性疾病相关,部分患儿可能一生都不会发病,而婷婷却成了那不幸的“爆发者”,被命运无情地推向了痛苦的深渊。确诊仅仅5天后,婷婷便接受了右肾全切手术。术后,她虚弱地攥着护士的手,用稚嫩的声音问道:“怪兽被打跑了吗?”护士强忍着泪水,轻轻点头,可她心里清楚,这仅仅只是婷婷漫长抗争之路的起点。2023年11月,厄运再次降临,肿瘤发生了转移。婷婷不得不接受第二次手术。两次手术过后,化疗和放疗成了她生活的常态。化疗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手术本身。在20次化疗的过程中,婷婷呕吐得脱水,原本乌黑亮丽的头发也大把大把地脱落。但她却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强,即便身体如此虚弱,仍坚持在病房里写作业,用小小的笔尖书写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渴望。
2024年初,病情暂时稳定下来。升入四年级的婷婷,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尽管已经有半年没有上学,但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认真补课。在考试中,她取得了九十多分的优异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2025年3月,家人带婷婷到济南做全身检查,结果显示无复发迹象,婷婷重拾信心。
“我们当时都以为她要好了。”赵女士说。然而,今年4月,婷婷在郑州复查时被查出肝门肿瘤复发,化疗后更出现严重骨髓抑制,险些丧命。8月底再次检查显示肿瘤扩散,医生表示已无治疗价值。“最后这段时间她就躺在家里,完全不想出门,肚子里长满了肿瘤,离开的时候肚子跟六个月的孕妇一样大。”赵女士说。
赵女士含泪讲述道,婷婷和她的姐姐自幼便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在婷婷仅一岁半时,母亲便狠心离家出走,自此杳无音讯;而当婷婷两岁半时,父亲又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婷婷治疗期间,巨额费用主要靠两个姑姑、堂叔堂婶以及其他亲戚的慷慨相助才得以支撑。“从确诊病情到她最终离世,前前后后花了三十多万,这都是我们这些普通家庭东拼西凑出来的钱啊。”
“婷婷生病之后,我们也曾千方百计地尝试与她的母亲取得联系,可惜最终还是未能如愿。”赵女士接着说道,她曾轻声问过婷婷,心里是否想念妈妈。“如果她真的不想的话,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想,但是当时她在沙发上坐着,把脸往上仰了一下,仰着脸说不想,其实我已经看到她眼角的泪了。”
当11岁的婷婷在11月2日凌晨悄然离世,她的故事却并未随之沉寂。那个名为“婷婷打怪兽”的账号,像一扇被推开的窗,让无数人窥见了一个孩子与病痛抗争的日日夜夜,也见证了一种超越年龄的坚韧。“婷婷打怪兽”记录的从来不只是疾病。从2023年6月腹痛初现,到确诊肾母细胞瘤、切除右肾,再到肿瘤转移与反复放化疗,账号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都是婷婷与家人对抗命运的真实足迹。姑姑赵女士用镜头留下她化疗后苍白却依然微笑的脸,拍下她重返校园时认真写字的身影,也记下她肝门肿瘤复发后轻声说“我不想妈妈”时仰起的脸和眼角的泪光。这些片段,拼凑出一个普通孩子面对绝境时的非凡勇气。她给疾病起名“怪兽”,仿佛将这场残酷的战斗变成了一场需要闯关的游戏。而账号,就是她的“战斗日志”。
在短短一年多的更新中,“婷婷打怪兽”让成千上万人记住了这个扎着马尾、眼神明亮的女孩,也让“肾母细胞瘤”这个陌生名词走进了公众视野。赵女士说:“希望她能被更多人记住,也希望这种病被更多人知晓。”这并非一句煽情的告白,而是一个家庭在痛失所爱后最朴素的愿望——让婷婷的逝去,成为其他孩子生机的伏笔。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婷婷的故事撕开了苦难的沉默面纱。她让世人看到,在中国乡村,一个父母缺席、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孩子,如何依靠亲戚们三十万元的拼凑与毫无保留的爱,走完最后一程。她的生命短暂如流星,却照亮了儿童癌症救治的困境、亲情支撑的珍贵,以及“被看见”的力量。
若要用一个词定义婷婷,“坚韧”或许是最贴切的答案。确诊后仅四五天便接受右肾切除手术,术后复发仍咬牙坚持二次手术;在化疗的间隙里,她拼命补回落下的功课,重返校园两个月便考出九十多分;哪怕在2025年3月得知“无复发迹象”时短暂欢欣,几周后又被命运推入深渊,她也未曾抱怨。最令人动容的是,当她肝门肿瘤复发、骨髓抑制濒危时,依然用沉默承受着一切。姑姑回忆她最后的日子:“肚子长满肿瘤,像六个月的孕妇。”可即便躺在家中不愿出门,她依然用仰起脸的方式,藏住那句关于“妈妈”的遗憾。
“婷婷打怪兽”的账号如今静止了,但那些文字与影像仍在无声生长。她让我们反思:一个孩子的勇气可以多大?亲情的纽带能多坚韧?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记录与铭记又意味着什么?她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想活下去的普通女孩。但她在疼痛中认真写字的样子,在绝望中仰起脸不让眼泪流下的瞬间,已然成为无数人心中关于“生命尊严”的注脚。正如账号简介未曾写出的那句话:“怪兽”终将带走她,却永远打不败她留下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