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高中生被困缅北51天:打到愿意干为止 被兼职高薪诱骗,经历51天非人折磨!
创始人
2025-11-03 21:02:47
0

高中生被困缅北51天:打到愿意干为止

  【高中生被困缅北51天:打到愿意干为止】2025 年 11 月 3 日,一则 “18 岁高中生被骗至缅北电诈园区 51 天” 的新闻冲上热搜,安徽庐江少年胡一啸的亲身经历撕开了境外诈骗集团编织的 “暴富神话”。因高考失利选择辍学的他,在某兼职群看到 “边境背黄金,一趟 10 万” 的招聘信息,从此踏上了通往地狱的不归路。这个从未离开过县城的少年,在 “证明自己” 的执念驱使下,最终在缅甸南邓地区的电诈园区经历了51 天的非人折磨。他的遭遇不仅是个体悲剧,更暴露了青少年群体在信息时代面临的致命风险,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敲响了警钟。​

  2025 年 6 月,刚经历高考失利的胡一啸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迷茫中渴望找到证明自身价值的途径。某兼职群里一则 “边境背黄金,一趟 10 万,五五分账” 的招聘信息,像一束 “救命稻草” 瞬间抓住了他的眼球。对方话术极具诱惑力,不仅承诺 “包机票、专车接送”,还主动展示了伪造的珠宝公司营业执照和 “成功案例” 截图,营造出 “低风险、高回报” 的假象。这对一个从未离开过县城、急于向家人和自己证明能力的 18 岁少年来说,无疑是改变命运的 “绝佳契机”,彻底冲昏了他的理智。​

  6 月 5 日,胡一啸瞒着家人,从南京飞往西双版纳。落地后,所谓的 “接应人员” 以 “避开边境检查、确保安全” 为由,带他多次换乘无牌车辆,辗转于偏僻山路,最终在沧源县中缅边境的一片密林里,钻过铁丝网漏洞进入缅甸境内。当手机信号彻底消失、周围环境变得陌生而压抑时,他才隐约察觉不对,但为时已晚 —— 眼前根本没有承诺的 “黄金搬运工作”,而是被高墙、铁丝网严密包围的 “诈骗工厂”。每间宿舍都装有全方位摄像头,24 小时监控一举一动,窗外不时有持枪武装人员巡逻,空气中弥漫着恐惧与绝望的气息,他的 “暴富美梦” 瞬间破碎,坠入了人间地狱。​

  “他们说把我从‘蛇头’手里买进园区花了 10 万,要我做够1000 万业绩才能离开。” 胡一啸向记者展示小腿上那道深紫色的伤疤时,声音仍止不住颤抖 —— 这是他刚到园区时,因拒绝参与电信诈骗,被管理人员用铁管狠狠抽打留下的印记,至今触碰仍会隐隐作痛。园区实行极其严酷的 “军事化管理”:每天清晨 6 点必须起床,7 点开始 “工作”,直到深夜 12 点才能休息,每天强制工作 16 小时以上;若完不成当天的诈骗任务,轻则被扇耳光、罚跪碎玻璃,重则被关进铁笼在烈日下暴晒数小时,甚至遭受电击、鞭打等酷刑。​

  更令人发指的是犯罪集团的精神控制手段。管理人员会故意播放受害者家属因亲人失联而崩溃大哭、被威胁恐吓的录音,逼迫新人 “认清现实”、乖乖就范。胡一啸在园区里曾亲眼目睹一名 16 岁的少年,因试图翻越围墙逃跑被抓回,随后被当众打断三根肋骨,惨叫声响彻整个园区,成为 “杀鸡儆猴” 的典型。“他们说这就是对‘不听话的人’的‘调教’,打到愿意干、主动干为止。” 在暴力与恐惧的双重压迫下,许多人逐渐放弃抵抗,沦为诈骗集团的 “工具人”。​

  犯罪集团还会给每个人配发专门的诈骗手机和话术本,要求他们伪装成 “高富帅”“白富美”,在社交平台上物色目标,通过情感诱导、投资推荐等方式实施诈骗。胡一啸在一次被迫 “工作” 时,偶然刷到了父亲胡宗兵在国内发布的寻人启事 —— 配图是他的照片,文字里满是焦急与期盼,“好像当时已经冲上热搜第 6,标题是‘18 岁高中生失联多日,疑似被骗至缅北’”。这条热搜让犯罪集团陷入恐慌,他们担心事情闹大引来中缅警方的联合打击,影响整个园区的 “生意”,于是决定 “弃车保帅”。​

  被关在小黑屋三天后,胡一啸迎来了意想不到的 “转机”:园区组长突然一改往日的凶狠,不仅放他离开,还塞给他1000 元路费,并威胁他 “不准向任何人透露园区的事,否则对你家人不客气”。事实上,这不过是诈骗集团为避免事态扩大、掩盖罪行抛出的诱饵。最终,在当地好心人的帮助下,胡一啸被送到中缅边境的勐啊口岸,当他跨过国门、看到中国边防民警的那一刻,这个 18 岁的少年再也忍不住,崩溃大哭。直到这时,他才真正读懂父亲寻人启事里那句 “宁可你平凡一生,也要你平安归来” 的深意,悔恨与后怕涌上心头。​

  胡一啸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青少年被骗至缅北电诈园区的案件呈上升趋势。2025 年 9 月,四川宜宾两名 17 岁职校生何定豪、刘某杰,以 “去昆明进货做小生意” 为由骗过家长,在专业偷渡团伙的运作下,经临沧市孟定镇辗转进入缅北某电诈园区。警方调查发现,这些案件背后隐藏着一条分工明确、运作成熟的犯罪链条:境内 “蛇头” 负责在社交平台、兼职群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精准筛选高考失利、急于赚钱、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少年作为目标;中缅边境的 “运送队” 提供车辆、假证件、偷渡路线等 “一条龙服务”,从中赚取每人数千元的 “中介费”;境外电诈园区则以每人 10 万元的价格从 “蛇头” 手中收购这些 “人力资源”,将他们变成 “诈骗工具”。​

  更可怕的是,这些犯罪团伙对青少年的心理弱点了如指掌,专门利用他们 “急于证明自己”“渴望快速成功” 的心态设局。安徽反诈中心民警无奈地表示:“每天都有家长哭着来求助,有的甚至变卖房产凑钱,想把孩子从缅北赎回来,但大多收效甚微。” 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该中心已接报37 起青少年被骗出境参与电诈的案件,其中62% 的受害者是通过网络兼职信息落入骗局,涉及 “边境带货”“高薪主播”“游戏代练” 等多种虚假名义。​

  这些案件暴露出当前社会在青少年保护方面存在的三大漏洞:一是信息审核缺位,各大社交平台、招聘软件对虚假信息的审核机制不完善,部分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收益,甚至为诈骗账号提供付费推广服务,导致虚假招聘信息畅通无阻;二是教育盲区,据调查,83% 的受访高中生表示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境外诈骗防范教育,学校和家庭更关注学业成绩,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心理引导重视不足;三是法律意识淡薄,许多主动偷渡的未成年人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对境外电诈园区的危险性缺乏认知,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

  几乎在胡一啸被困的同一时期,陕西汉中 19 岁高中生彭某轩也遭遇了类似骗局。高考结束后,想找份暑假工赚钱的他,在某招聘软件上求职时,被一名自称 “传媒公司 HR” 的女子以 “长相帅气、适合当网络主播,月薪过万” 为由诱骗。在对方的一步步诱导下,他从汉中出发前往云南,随后被辗转带入缅北某电诈园区。幸运的是,园区老板见他 “年纪小、看起来老实,且考上了大学,觉得还有前途”,没有对他施加暴力,反而在半个月后将他放出。7 月 20 日,彭某轩在孟连县勐啊口岸被移交中国执法部门,平安回到家人身边。但并非所有受害者都如此幸运,仍有许多青少年被困缅北,遭受着非人的折磨,家人在国内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

  面对日益猖獗的跨境电诈犯罪,2025 年 10 月,公安部联合多部门启动 “清源行动”,在云南边境增设 12 个反诈检查站,运用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对边境可疑人员、车辆进行精准拦截;同时,加强与缅甸警方的跨国合作,捣毁多个境外电诈窝点,解救被困人员。教育部也迅速行动,将 “境外安全教育” 纳入中学必修课程,要求每学期开展至少 4 课时的实景演练,通过案例讲解、模拟情景等方式,提高青少年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

  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胡一啸的父亲胡宗兵在寻子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有相似遭遇的家庭,于是自发组建了 “反诈互助群”,目前已有数百名成员。他们互相分享寻人信息、交流救援经验,截至目前已帮助 17 个家庭找回被困缅北的亲人。胡宗兵在接受采访时,哽咽着说:“这些孩子不是贪财,他们只是太年轻、太想证明自己了。我们做家长的,要多和孩子沟通,让他们知道,无论成功与否,家永远是他们最后的退路,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尽管身体已经获得自由,但胡一啸心理上的创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抚平。如今,他重新回到学校复读,却常常在深夜被噩梦惊醒,梦里全是电诈园区的恐怖场景。有一次,他站在中缅边境的界碑前,把从园区偷偷带回来的诈骗话术本撕得粉碎,投入怒江。浑浊的江水裹挟着这些罪恶的纸张奔向远方,而那个曾经懵懂无知、渴望一夜暴富的少年,终于明白: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财富,最珍贵的东西从来不是金钱,而是自由与生命,是家人的陪伴与平安。​

  从 2023 年震惊全国的 “血奴案”,到 2025 年连续发生的多起高中生被困事件,境外电诈的罪恶从未停止。当我们在谴责诈骗集团丧心病狂的同时,更需要深刻反思:如何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不被虚假诱惑误导?如何构建一张覆盖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的全方位防护网,为青少年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