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议:应重视应用型人才
创始人
2025-11-03 20:02:30
0

香港中通社11月3日电(记者 梁嘉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3日在“世界湾区经济论坛2025”期间,接受了中通社等媒体的访问。就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潜力和挑战,他表示,需要重视工业和应用型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资料图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 新华社图片

郑永年在活动的主旨演讲环节以基础科研、应用转化及金融支撑“三头马车”归纳湾区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了10项建议,包括重新定义“人才”和“科研”、科学理解“产学研”关系、重视应用科技人才、建立支持科创的金融体系,如耐心资本等。

他举例,“马斯克(Elon Musk)、奥特曼(Sam Altman)、比尔・盖茨(Bill Gates)这类人物就是关键代表。他们不是学术人才,但能把基础科研转换到应用技术。”他又以任正非为例,指5G从0到1的概念突破,或未必由华为完成,但华为恰恰能抓住这一基础成果,将其落地为成熟的实际应用技术。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郑永年认为部分观念需要纠正,“大家都希望进入清华、北大,只有考上这些学校才算人才;一般的技术学校好像就不被视为人才。”

不过,观念的纠正也并非没有现实例子,“像深圳技术大学那样,毕业后找工作很容易,而且工资还高。但是一些所谓的好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一毕业就失业,这可能也是一个过程。”

不少意见将大学无法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原因,归咎于高校教研人员的考核标准,让不少人进入了“科研等于发论文”的误区,仅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郑永年强调,搞科研是以问题为导向,“我遇到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它”。

“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是企业却找不到有用的人才。”郑永年认为要解决这种矛盾,大学应该回应企业的需求,让企业所需要的正是大学培养的人才。(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