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低价抢购倒闭车企烂尾车
【年轻人低价抢购倒闭车企烂尾车】2025 年 10 月底,二手市场上演魔幻一幕:威马、高合、极越等已倒闭车企的 “烂尾车” 引发年轻人抢购热潮。这些原价二三十万甚至七八十万的车型,如今以 3-7 折的 “骨折价” 流通,却因搭载宁德时代 100 度电池、高通 8295 芯片等顶尖配置,成为精明年轻消费者眼中的 “硬件宝藏”。“我赌的不是品牌复活,是宁德时代的电芯不会坏。” 一位刚购入极越 07 的程序员道破了这波消费浪潮的底层逻辑。
在北京东五环外一处不起眼的停车场,几十辆贴着 “特价处理” 标签的极越 07 静静地停放着,像超市临期商品一样等待着新主人。这些曾对标极氪 001 的 “智能轿跑”,如今车窗上贴着 “原价 22.99 万,现价 14.8 万” 的标签。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多个城市同步上演。在宁波,一位自称 “电车猎人” 的博主在社交账号上透露:“近一个月,光那一个场地就出了小十台,全是年轻人来提车,有人甚至从内蒙古飞过来。” 数据显示,2024 年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突破 110 万辆,35 岁以下买家占比超六成,其中 “烂尾车型” 占比达到 18%。在二手车平台上,高合 HiPhi X、威马 EX5 等停售车型的咨询量较去年增长 207%。
这批年轻消费者的购车逻辑与传统认知大相径庭。“我不是在买车,是在买一套移动的硬件组合。”00 后设计师阿凯用 6 万元买下原价 28 万元的威马 W6 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决策过程。在这些年轻买家眼中,品牌光环已让位于实实在在的配置清单。“100 度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 + 高通 8295 芯片 + 双叉臂悬挂 + 原价七折”—— 这样冷冰冰的配置单,成了比任何品牌 logo 更硬的通行证。一位刚辞去大厂工作的 95 后程序员小林在极越车前仔细检查,像 “在市场里挑选一颗瓷实的白菜”。他坦言:“车企倒了,服务器关了,车机变砖了,那又怎样?只要它还能跑,电池没衰减,悬挂没异响,就够用了。”
这场 “烂尾车” 热潮背后,是年轻人对汽车消费价值的根本性重构。“我们管这叫‘硬件赌局’。” 一位经常帮粉丝挑选倒闭车型的博主点明了本质,“你赌的是供应链比车企活得久。” 在电动车的鄙视链里,威马、哪吒、极越这些品牌曾长期被归为破产阵营,如今却身份翻转,成了二手车市场的新贵。年轻消费者不再为品牌溢价和未来的空头承诺买单,转而信奉 “供应链背书>车企口碑”。高合 HiPhi X 车主李然的态度颇具代表性:“我赌的不是华人运通能复活,是宁德时代的电芯不会坏 —— 毕竟用户实测它续航扎实、低温性能靠谱。”
“捡漏” 的快乐背后,风险从未消失。最直接的是售后断层的困境。哪吒汽车破产后,4S 店大批关门,配件断供导致更换中控屏需整套采购,费用暴涨 3 倍。爱驰汽车退出中国后,国内用户维修只能全自费,APP 彻底沦为摆设。保险也是个大问题。多位车主遭遇了保险公司拒保的尴尬,小公司即使同意承保,保费也比正常车型高出 50%。有哪吒车主王女士车辆出险后,3 家保险公司均拒绝承保商业险,仅同意在保费大幅上调的前提下承保交强险。更隐蔽的是资产贬值风险。天际汽车破产后,其二手车价格暴跌 80%,远超正常折旧率。二手车商王磊透露,他现在收车时会严格核查车企重组进度:“合创被广汽接盘能收,极越重组不明朗就谨慎,毕竟 600 万烂尾车等着处理,供需很快会反转。”
面对重重风险,年轻车主们展现了强大的自救能力。一些车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二级市场。车友群里流传着各种 “刷机包”“越狱教程”,到拆车件的渠道建立。甚至有第三方维修店开始专攻某些烂尾车型。“我们就像一群秃鹫,围着倒下的尸体觅食。” 一位专做倒闭配件生意的商家形容道,“但这不丢人,都得活下去不是。” 在某个汽车论坛上,关于 “破产车型自主维修” 的教程帖月均浏览量超百万次,形成了独特的后市场生态。这些民间智慧的集结,为烂尾车车主们提供了继续前行的底气。
年轻人对 “烂尾车” 的追捧,恰是汽车行业粗放扩张期的缩影。2020-2022 年间,约 90% 的行业融资流向头部企业,二线品牌为争夺市场不惜成本堆砌配置,却压缩了售后体系建设预算。天际汽车将核心的电池管理系统外包给三线供应商,高合执着冲击高端市场却忽视维保网络建设 —— 最终导致 “车企退场,用户兜底” 的尴尬局面。欣慰的是,补位机制正在形成。政策层面,多地推动停产车企技术资料公开,鼓励第三方承接售后。市场端,广汽将合创纳入埃安维保体系,高合授权悦达智行供应配件,威马复产后重启车机服务。
截至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已从 2018 年的 400 多家锐减至 40 家左右。有行业报告指出,“到 203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将从 137 个锐减至 19 个”。与此同时,技术迭代正在加速。宁德时代计划在 2027 年量产全固态电池,续航突破 1500 公里。这意味着,今天这些 “堆料” 的烂尾车,三年后可能面临技术过时的风险。一位刚在烂尾车停车场下定的用户坦言:“一方面,你现在捡的便宜,未来可能变成烫手山芋。另一方面,如今市场上的一些热门车型,未来也可能成为它们中的一员。但我考虑不了那么大的盘子,我需要一辆车,现在就要,而且预算只有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