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起底兼职骗局黑色产业链
【央视起底兼职骗局黑色产业链】2025 年 11 月 2 日,央视财经《财经调查》栏目曝光了一条精心设计的兼职骗局黑色产业链。仅 2025 年第三季度,就有超过 3 万名年轻人受骗,涉案金额高达 2.1 亿元。这些骗局通过 “招聘转培训” 的模式,诱骗求职者签订培训协议并办理分期贷款,不仅未能提供承诺的高薪兼职,还让受害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我在招聘软件上看到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绘画兼职岗位,宣传‘零基础、高薪日结、工作时间自由’。” 受害者小茹告诉记者。和小茹一样,许多年轻人都是被这类诱人的招聘信息吸引。当他们联系公司后,对方却表示必须先参加付费培训,才能获得兼职机会。果果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成都市序隐文化传媒公司发布的兼职配音招聘信息,签下了 5980 元培训费分期支付协议后,才发现培训内容与配音毫无关系,而是教她们如何在直播平台做 “语音厅” 主播,实际工作就是 “陪聊”。这种 “招聘转培训” 的模式已成为骗局的标准套路。公司以高薪兼职为诱饵,真实目的却是销售培训课程。
记者几经辗转,找到了为这些兼职公司提供培训课程的云尚圈技术咨询(赣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总透露,求职者购买课程的 5980 元中,云尚圈公司可以分到 598 元。吴总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这些兼职公司并没有什么高薪兼职单的生意,所谓业务订单都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诱饵,专门骗年轻人上当。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经过精心设计,可以做到 “只赚不赔”—— 兼职人员如果坚持学习,公司就赚培训费;如果识破骗局要求解约,公司就收取提前约定好的违约金。
在这个兼职骗局的生意链中,一个名为 “学易付” 的机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记者来到学易付(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李经理告诉记者,他们会提前将一定比例的培训费打给兼职公司进行 “垫资”,让这些公司能迅速套取大量资金。学易付公司还专门开发了网络签约平台,培训服务协议、付款二维码全部在线上生成,每份电子协议都有独立编号,和传统纸质协议一样具有法律效力。李经理强调,公司的售后服务非常完善,兼职人员无论拖欠学费还是产生违约金,客户都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们来 “搞定”。
更为恶劣的是,这些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堵死了受害者的维权途径。记者应聘进入山东泽一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学易付的控股公司)后发现,公司正在 “互仲宝平台” 推广仲裁备案业务。公司杨主管直言,一旦培训合同经过 “仲裁备案”,双方发生纠纷将只能通过合同指定的仲裁委解决,人民法院不再受理。他得意地告诉记者,公司经手的所有仲裁备案过的合同纠纷,没有败诉的。这意味着,受骗的年轻人即使发现上当,也无法向法院起诉,甚至无法向主管部门投诉,彻底陷入了维权无门的困境。
记者在知名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 “兼职培训”,相关投诉的数量高达 13900 多条,这些投诉内容大致相同。不仅是投诉平台,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网友分享类似亲身经历的帖子,许多人自发组建维权群。维权群的一位成员小茹告诉记者,她办理了 8380 元、分 12 个月还清的分期还款。本以为每月接单收入可覆盖培训费用,却发现公司的培训课程毫无价值,兼职单的劳务费也只有几元钱。当她提出解约时,公司却要求交纳 2000 多元违约金。时至今日,她的分期还款依然没有解除,一旦逾期就会接到催收电话。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建飞认为,从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到分期支付培训费用,再到诱导求职者签订仲裁合同,整个链条涉嫌诈骗。实际上,监管部门已对此类骗局展开行动。2025 年 10 月,公安部部署 “断链 2025” 行动,打掉非法团伙 143 个,抓获犯罪嫌疑人 826 名。今年 9 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已对涉嫌此类骗局的四川霖诚飞耀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专家提醒,防范此类骗局需提高警惕:凡是要求先交钱、先贷款的兼职都是诈骗,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非官方 APP。
“我们是茫茫人海中的千分之五”,这是双胞胎姐妹对彼此独特缘分的形容。而对于成千上万落入兼职骗局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却是因为轻信了 “高薪、日结、零门槛” 的承诺而成为了骗局的牺牲品。随着央视的曝光和监管部门的介入,这条黑色产业链终于浮出水面。但对于已经背负债务的受害者而言,维权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