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00后小伙用无人机吊运竹子:月赚4万 用科技打开新销路!
创始人
2025-11-02 18:04:14
0

00后小伙用无人机吊运竹子:月赚4万

  【00后小伙用无人机吊运竹子:月赚4万】“用无人机吊运竹子,一天能吊 10 吨左右,扣除成本日赚一千多元,月收入能达到四万元。”00 后青年王清苇站在竹林间,一边操控无人机一边介绍。这位曾经的二手车从业者,如今已成为家乡沐川县有名的无人机飞手,他和姐姐王莉的创业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沐川县被誉为 “中国竹子之乡”,拥有 82 万亩竹海,但因地处盆周山区,“山高路险” 的运输瓶颈导致许多竹林困守深山。如今,随着一群像王清苇这样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无人机正为竹产业开辟出一条全新的 “空中走廊”。​

  王清苇的创业灵感来源于一次偶然的网络浏览。“去年在自媒体看到别人用无人机吊运东西,我就想着我家乡的竹子,也可以用无人机运出来。” 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却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王清苇和姐姐王莉的老家在沐川利店镇,过去,由于运输困难,自家 100 多亩山林 200 多吨竹子长期 “沉睡” 深山,无法变现。他们的父亲王正元对以往的艰辛记忆犹新:“没有无人机之前,竹子卖不到钱。我们去弄过,很不容易,脚都摔成了残疾,有十多年了,之后我们的竹子就没砍过了。” 正是父辈的艰辛与困境,让王清苇下定决心改变这一现状。​

  去年 4 月,王清苇果断投入 3 万元购买了一台二手运载无人机,回到老家从事无人机吊运。不久后,姐姐王莉也回乡帮忙,成为了一名无人机飞手。“我们根据距离和高度收费,一天吊十多吨,然后除开油钱和飞机损耗,挣一千多块钱。” 王莉告诉记者。无人机吊运的效率令人惊叹。王清苇操控的无人机每次可以吊运 100 多斤竹子,有些地方运输距离较近,30 秒左右就能完成一次吊运。与传统人工搬运相比,无人机将效率提升了十倍以上。在沐川县利店镇大坪村,展翼三米的无人机吊着一捆竹子,穿梭在竹海上空,随后精准降落到地面,成为当地一道新的风景线。​

  无人机吊运竹子的出现,让竹产业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受益匪浅。对竹农而言,曾经难以变现的资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利店镇大坪村村民周文贵种植有大片竹林,他告诉记者:“以前就是看到竹子长得好,但卖不成钱,弄不出去运不下来。现在有了他们给我运输,卖了几千块钱。” 周文贵细算了一笔账:今年竹材的收购价 500 多元 / 吨,雇人砍竹子成本 200 元 / 吨,无人机运输费用 200 元 / 吨,自己轻轻松松就能获得每吨 100 多元的纯利润。就连砍竹工也从中受益。砍竹工曲模达哈坦言:“如果没有无人机的话,这个是悬崖绝壁,我不会来砍。” 他解释道,如果按过去砍竹子加搬运计费,一吨收费 500 元,但山路陡峭难行,靠人拉肩抗,两个人一天也不一定能搬运 1 吨竹子,一人勉强挣 200 多元,稍不注意还可能受伤。如今,只需要负责砍伐竹子,一个人一天随随便便砍一吨,200 元轻松到手。​

  王清苇姐弟的成功,激发了当地更多年轻人参与无人机吊运的热情。“一年多来,找我们吊运的人络绎不绝,平均每月能挣一两万元。” 姐弟俩表示,村里村外不少年轻人也找到他们学习,从事起无人机运输。据沐川县初步统计,去年全县吊运竹子的无人机只有 10 多台,但在今年,光是沐川人就买了 80 多台无人机,都是从事吊运竹子业务的。这还不包括外地人到沐川来从事无人机吊运竹子业务的。无人机飞手黄林就是其中之一:“学习前期操作技能,然后我也去了专业的学校学习,取得证件。吊运涉及的行业比较多,吊竹子、吊建材、吊光伏板等等,活儿还是比较好找。”​

  沐川县有 82 万亩竹林,但其中就有 20 万亩左右竹林因为长期交通不便,采伐和运输成本较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自无人机吊运竹子在沐川大量涌现以来,这一困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今年企业在县内收购的竹材已达 32.3 万吨,而去年同期仅为 22.8 万吨,今年较去年同比增长 41.6%。沐川县林业部门指出,尽管竹农每卖 1 吨竹子的利润仅有 100-150 元,收益不算高,但却把交通不便、山高坡陡等地区的竹子由资源变成了资本,变成了钱。更重要的是,无人机吊运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把竹子送到了造纸企业,缓解了过去该县造纸企业一度原料紧缺的局面。​

  沐川县的无人机吊运竹子现象并非个例,在全国多地,类似的技术应用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四川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自贡小伙陈文建和他的团队利用无人机为农户吊运竹子。他们接下的一个 200 吨竹子的吊运任务,计划用时 20 天完成。在怀化洪江市龙船塘瑶族乡翁朗溪村,43 岁的村民蓝勇军操作农用无人机将刚刚砍下的楠竹吊起运到山下。他高兴地说道:“原价近 5 万的农用无人机,在享受各种补贴后,我仅花费了 3 万多。现在还不到两个月,我已经回本了。” 在泸州市合江县凤鸣镇,乡贤李明福投入 7 万多元购置首台无人机,并陆续引进两台设备,组建起当地首个 “空中运输队”。每年 10 月至次年 5 月竹木运输旺季,无人机穿梭于山林之间,作业效率达到人工运输的 10 倍以上。​

  王清苇姐弟站在家乡的竹海中,望着无人机载着竹子在山间飞翔。他们不仅实现了个人月入四万元的经济收益,更带动了整个家乡竹产业的变革。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农村,利用科技手段激活那些曾被大山 “困住” 的资源。科技创新正在重新定义农村的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曾经的 “绿水青山” 因科技赋能,正在加速转变为农民手中的 “金山银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