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奢侈品到平民化!只把价格打下来不是真“榴莲自由”!
创始人
2025-11-02 16:03:15
0

只把价格打下来不是真“榴莲自由”

  【只把价格打下来不是真“榴莲自由”】水果店里的榴莲价格牌不断刷新底线,从每斤上百元跌至二十多元。消费者欣喜若狂,产业链却暗流涌动 —— 这场 “榴莲自由” 的热闹背后,是一场关于品质、可持续性和产业健康的冷思考。​“榴莲自由”—— 这个曾经的中国消费者奢望的名词,在 2025 年变成了现实。随着东南亚榴莲产量暴增以及国产榴莲的突破,曾经高不可攀的 “水果之王” 价格大幅跳水。但价格的下降真的意味着真正的 “自由” 吗?当榴莲从神坛跌落,当前这场价格狂欢背后,产业链的困境与挑战也逐渐浮出水面。​

  作家蔡澜曾形容榴莲的味道像 “躲在茅坑里吃奶油蛋糕”,却仍将榴莲列入《“死前必食” 清单》,称 “果以榴莲为王”。如今,这位 “果王” 正褪去奢侈品光环。有水果摊主表示,猫山王从去年最高的每斤 65 元降至 36.8 元,金枕榴莲 A 果甚至跌至 25.8 元一斤。在浙江湖州的一家榴莲批发店,品质稍差的金枕榴莲只卖 19.9 元,相比冬季便宜了 20 元一斤。泰国榴莲出口商证实,2025 年 A 级和 B 级榴莲批发价格首次跌破每公斤 100 泰铢(约合人民币 22 元),五月中旬甚至一度降至每公斤 95 泰铢(约合人民币 21 元),创下多年来的最低点。​

  榴莲价格的下降,根本原因在于供应端的大幅增加。2025 年,泰国榴莲产量预计达 168.25 万吨,同比增长 30.72%。截至 6 月 6 日,泰国已向中国出口超过 45.56 万吨榴莲。与此同时,越南榴莲也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2025 年前七个月,越南榴莲出口额达 12 亿美元,其中 87% 出口到中国大陆。更值得关注的是,海南、云南等地榴莲种植业异军突起,开启了本土驯化的新篇章。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去年海南榴莲种植面积已扩至 4.2 万亩,预计总产量将突破 6000 吨大关;云南多地也实现榴莲规模化试种成功,金枕、猫山王等品种突破传统种植极限。​

  中老铁路的通车,为榴莲运输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95306 货运物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周明波介绍,中老铁路入境货物中,榴莲是当之无愧的 “明星产品”。自 2022 年 12 月 3 日第一列 “水果专列” 入境以来,榴莲的市场投放量大幅增加,有效缓解了此前供不应求的状况。截至 2025 年 6 月 10 日,中老铁路累计发运热带水果 11.3 万吨,其中泰国水果 10.6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25%,主要品种就是榴莲。这种运输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更减少了损耗,让更多榴莲能以新鲜状态抵达消费者手中。​

  这场价格狂欢背后,一个关键问题值得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 “榴莲自由”?这不禁让人想起曾经的高端水果 “阳光玫瑰” 葡萄。因各地广泛种植再加上质量参差不齐,其价格从每斤几百元跌到不到 10 元,甚至更低。若按照 2018 年的价格,种植一亩 “阳光玫瑰” 能卖出 20 多万元,到 2023 年直接跌到 5 万左右。随之而来的负面连锁反应 —— 口碑下降、市场萎缩、种植户不挣钱 —— 也接踵而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俊峰教授指出,过去很多高端水果卖不上好价,与盲目大规模复制有关。如今榴莲市场的扩张,也让不少人担忧重蹈覆辙。​

  随着榴莲价格的持续走低,消费者确实感受到了短期的实惠。但放眼长远,只有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实现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 “榴莲自由”。榴莲的回报周期漫长,一般需要 4 至 8 年才能挂果,盛产期则要等到 8 年以上。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24 年新增榴莲种植户已超过 3000 户,其中超八成是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荣渝虹认为,榴莲产业大概率不会重演 “阳光玫瑰” 价格暴跌的老路。核心差异在于两者的种植门槛、市场供需格局完全不同:“阳光玫瑰” 适合在全国多数地区种植,而榴莲可种植的区域十分有限,对气候条件、种植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但挑战依然存在,品质管控是关键,榴莲的品质是否稳定、口感是否优良,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市场定价也是一大难题,定价过高难以打开市场,定价过低则会挫伤农民积极性。更值得警惕的是生态保护问题,西双版纳之所以能产出优质榴莲,离不开当地适宜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倘若为追求规模化种植而破坏植被、过度使用化肥,短期内或许能增产,但从长远看,会动摇榴莲的生长根基。​

  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 Dang Phuc Nguyen 预测,由于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老挝的供应量增加,这些国家都在争夺中国市场,价格不太可能恢复到 2023-2024 年的峰值水平。但我们常说要实现 “XX 自由”,意指便宜大碗,想吃就吃。但要知道,国产榴莲 “质优” 比 “量多” 更重要。真正的 “自由” 不是价格的无限下跌后的劣币驱逐良币,而是提供多层次、多品类的产品细分,品质稳定、丰俭由人。这需要科研机构持续优化品种,推广 “黄晶果套种” 等生态友好模式应对自然风险;电商平台完善冷链物流,保障流通环节品质;监管部门制定分级标准与溯源体系,建立保护性收购政策。农户也需因地制宜提升管理水平,护好生态底色。​

  价格的下跌只是第一步,品质提升、产业稳定、农民受益、生态可持续,这些才是 “榴莲自由” 的真正内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