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演员冯淬帆去世 享年81岁
【著名演员冯淬帆去世 享年81岁】10月31日晚,台湾省某医院病房内,81岁的冯淬帆在制氧机的微弱嗡鸣中安详离世。这位曾用“犀牛皮”“刘定坚”等角色承包香港喜剧黄金时代的演员,用生命演绎了最后一幕无声的黑色幽默——就在三天前,他还在社交平台悼念挚友许绍雄时写下:“贤弟那边等,愚兄随后来。”一语成谶的巧合,让整个华语影视圈陷入集体追思。1945年生于广东顺德的冯淬帆,1965年凭借《黑玫瑰之三之红花侠盗》叩开影坛大门。这个身高185cm、长着标志性鹰钩鼻的年轻人,最初在丽的电视以武侠小生形象示人,却在1974年执导《香港屋檐下》时显露出多面才华。转投无线电视后,他主演的首部长篇剧《梦断情天》创下收视纪录,而1976年加入佳艺电视担任节目监制的经历,更让他成为香港电视工业黄金时代的见证者。
真正让冯淬帆刻入影史的,是1983年《五福星》系列中那个总被整蛊的“犀牛皮”。这个操着广东腔、顶着爆炸头的角色,与洪金宝的“鹧鸪菜”、吴耀汉的“死气喉”组成香港喜剧史上最经典的“倒霉蛋联盟”。导演王晶曾回忆:“冯叔的喜剧天赋在于他能用最严肃的表情说最荒诞的台词,这种反差感至今无人能及。”
在《精装追女仔》系列中,他化身“刘定坚”,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颠覆传统追女公式;到了《最佳损友》系列,“牛精帆”与刘德华、陈百祥的斗嘴戏码,让“损友文化”成为80年代香港年轻人的社交密码。这些角色不仅让他收获“幽默祖师”的江湖称号,更在1990年与林正英合作的《音乐僵尸》中,以“茅山道士”形象完成从喜剧到恐怖片的无缝切换。
冯淬帆的私人生活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他与汪明荃的青涩恋情虽未修成正果,却成就了TVB剧集《秋水长天》中的经典银幕情侣形象。对于终身未娶的选择,汪明荃曾感慨:“他像一匹独行的狼,艺术就是他的伴侣。”这种艺术至上的追求,在他1981年放弃监制职位、专心演戏的决定中可见一斑——当时他直言:“监制要平衡各方利益,而演员只需对角色负责。”
晚年的冯淬帆选择定居台湾,在淡出公众视野的日子里,他仍保持着对表演的苛刻。2010年,65岁的他凭借《意外》中冷血杀手一角,同时入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证明喜剧演员同样拥有驾驭复杂角色的深度。导演郑保瑞评价:“冯叔的表演像中国水墨画,留白处皆是戏。”
今年5月的肺炎住院经历,让冯淬帆的健康状况成为焦点。他在社交平台记录的住院日记中写道:“血氧浓度像过山车,制氧机成了新器官。”这种自嘲式的坦诚,延续了他一贯的幽默风格。即便在病重期间,他仍坚持观看新晋喜剧演员的作品,助手透露:“他总说‘现在的年轻人比我敢玩,但荒诞的根还在我们那代’。”
10月28日许绍雄离世的消息,成为压垮这位老艺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两人在1982年电影《提防小手》中首次合作,此后三十年间,从《五福星》到《双璧传说》,从香港到台湾,戏里戏外的默契让两人成为跨越地域的挚友。冯淬帆在悼文中那句“随后来”的戏言,此刻听来竟似遗言,让无数网友泪目:“原来喜剧大师的告别,也要带着笑中带泪的包袱。”
冯淬帆的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更引发对喜剧本质的深层思考。他塑造的“犀牛皮”“刘定坚”们,表面是市井小民的滑稽写照,内核却藏着对人性弱点的温柔包容。正如他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所说:“真正的喜剧不是让人笑,而是让人笑着流泪。”这种将荒诞与温情熔铸的表演哲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喜剧人。
从佛山少年到华语影坛常青树,冯淬帆用81年人生诠释了艺术家的纯粹与执着。他未留下子女,却用角色在观众心中播种下无数欢乐记忆;他终身独居,却在银幕上与万千角色共舞。当制氧机的嗡鸣停止,那个总在喜剧里当“倒霉蛋”的老人,终于卸下所有伪装,以最本真的姿态走向另一个世界——那里或许没有掌声,但一定充满他最爱的笑声。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冯淬帆的离去像一记清亮的响指,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从不需要喧嚣的包装,那些用生命雕刻的喜剧灵魂,终将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正如他在《五福星》中的经典台词:“做人最紧要开心”,这或许就是这位幽默大师留给世界最后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