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9个新生儿就有1个在广东 广东新生儿数量突破113.3万人!
创始人
2025-11-02 00:01:19
0

全国每9个新生儿就有1个在广东

  【全国每9个新生儿就有1个在广东】近日,随着《中国统计年鉴2025》的公开披露,一组数据引发全国热议:2024年广东新生儿数量达113.3万人,占全国总量的11.8%,相当于全国每9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诞生于此。这一数据不仅让广东连续七年蝉联"生育第一大省",更在全国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的背景下,成为人口版图上罕见的"增长孤岛"。当东北小学因生源不足合并、西部乡村医生因患儿稀少而闲置时,广东的产房里依然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啼哭声。广东的生育奇迹,首先源于其独特的人口结构。2024年数据显示,广东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6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45个百分点。在东莞,这座以"世界工厂"闻名的城市,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81.41%,每十人中就有八人处于适婚育年龄。更值得关注的是,广东常住人口年均增长74万,其中超六成来自外省迁入。"我们车间里70%的工人都是25-35岁,白天在流水线上组装手机,晚上在宿舍区哄娃睡觉。"深圳龙华区某电子厂主管王丽娟的描述,折射出广东制造业的生育潜力。这些来自中西部的新市民,不仅为广东贡献了GDP,更以每年超10万的新生儿数量,持续刷新着人口增长纪录。面对生育成本这座大山,广东的政策工具箱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在东莞长安镇厦边社区,二孩家庭每月可领取300元育儿补贴,三孩家庭则达500元;广州白云区南岭村向新婚夫妇发放4万元"结婚红包",生育三孩再奖3万元。这种"村级补贴"与省级政策形成合力——广东出台的育儿补贴制度,为每名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提供3600元补贴,连续发放三年。但广东的突破远不止于此。当其他地区还在纠结托位数量时,广东已构建起"住房-托育-就业"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住房保障:多子女家庭租房可按实际支出提取公积金,购房贷款额度最高上浮20%;广州将三孩家庭纳入公租房优先分配序列。托育革命:全省托位数从2023年的2万个激增至2024年的60.2万个,每千人口托位达4.7个,计划2025年底提升至5.5个。就业创新:全省5000余家企业设立"妈妈岗",采用弹性工作制帮助职场女性平衡生育与事业。

  "以前担心生娃丢工作,现在公司专门设了母婴室和弹性工时。"在佛山顺德某家电企业工作的陈女士,正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

  在深圳南山区科技园的写字楼里,28岁的潮汕籍程序员林浩每天都会接到老家奶奶的电话:"阿浩,什么时候带女朋友回来祭祖?"这种跨越时空的牵挂,折射出广东深厚的生育文化底蕴。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调研显示,80%的广东本地家庭在子女幼年阶段能获得两代甚至三代亲属的照看支持。

  以汕头为代表的潮汕地区,宗族文化中的"多子多福"观念依然强劲。2024年汕头出生率达10.5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澄海区某村落,新建的祠堂里专门设置了"育儿功德榜",记录着为家族添丁进口的夫妇姓名。"我们潮汕人讲究'枝繁叶茂',孩子是家族的希望。"村长老陈的话,道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奇妙融合。

  尽管成绩斐然,但广东的生育图景并非一片坦途。深圳户籍女性初育年龄已推迟至30.2岁,与上海的30.8岁仅差半年。2025年一季度,跨省来粤务工人数出现12万人的首次下降,制造业向中西部迁移带来的"人口回流"现象,开始动摇广东的人口蓄水池。

  更严峻的是,生育支持政策面临可持续性考验。以广州"穗好孕"计划为例,生一个孩子发放3万元托育券的政策虽受欢迎,但财政压力随生育规模扩大而递增。而在教育领域,2024年广东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达500万人,但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仅52%,优质学位依然紧张。

  当全国多地陷入"低生育率陷阱"时,广东的经验提供了宝贵启示:经济发展与生育率并非不可兼得,关键在于构建"敢生、能养、善育"的社会环境。这里的"敢生",源于政策支持消解了经济顾虑;"能养"得益于代际互助的传统智慧;"善育"则依靠公共服务体系的持续完善。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广东的生育奇迹绝非偶然。它是市场化改革释放的人口红利、政策创新构建的保障体系、传统文化孕育的生育意愿三者共振的结果。当其他地区还在为人口流失焦虑时,广东已率先探索出一条人口与经济良性互动的新路径。这条路径的终极指向,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一个社会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守护——正如广州某社区墙上那句标语所写:"每个孩子都是城市的未来,每个家庭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