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福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 杨国福28.8元/斤山姆每斤仅8元,价格相差近4倍!
创始人
2025-11-01 23:02:23
0

杨国福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

  【杨国福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近日,一则“杨国福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的词条冲上热搜。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麻辣烫巨头杨国福将普通绿豆芽标价28.8元/斤,而山姆超市同品类有机绿豆芽每斤仅8元,价格相差近4倍。这场由“豆芽刺客”引发的争议,不仅撕开了餐饮行业价格虚高的遮羞布,更暴露出消费者对“隐形消费”的集体焦虑。在杨国福麻辣烫北京朝阳门店,记者看到电子秤旁张贴的价目表显示:普通绿豆芽28.8元/斤,而山姆超市同款有机绿豆芽售价仅8.2元/斤。更讽刺的是,根据食品商务网2025年10月10日发布的批发价格数据,全国绿豆芽平均批发价仅为2.54元/公斤,折合1.27元/斤。这意味着,杨国福的豆芽价格是批发价的22倍,是山姆超市的3.5倍。“选菜时没注意价格,结账时发现这把豆芽比肉还贵。”正在用餐的90后白领李女士向记者展示小票,其中豆芽一项显示重量0.3斤,价格8.64元,“够买两斤猪肉了”。社交媒体上,网友纷纷晒出“天价豆芽”账单:有人吐槽“吃顿麻辣烫花100元,其中30元是豆芽钱”,更有消费者戏称“杨国福应该改名叫‘杨国富’——专割富人韭菜”。这场争议背后,是麻辣香锅/干锅行业长期存在的定价乱象。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该品类门店人均消费集中在20—60元区间,其中20—40元占比51.4%,40—60元占比35.2%。但具体到品牌门店,价格差异悬殊:某连锁品牌精品类菜品标价100元/斤,被网友戏称为“麻辣香锅界的LV”。

  “这种定价策略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价格幻觉。”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分析,麻辣香锅行业存在三大“套路”:模糊计价单位:将“克”改为“斤”,利用消费者对重量单位敏感度差异抬价;捆绑高价食材:将豆芽、土豆等低价菜与海鲜、肉类混称,拉高整体均价;动态调价机制:根据时段、客流量调整菜品价格,高峰期溢价率可达50%。

  杨国福的“豆芽刺客”正是这种套路的典型案例。记者观察发现,其门店采用“自助选菜+统一称重”模式,但价目表仅标注“精品类”“普通类”等模糊分类,消费者难以直观判断单品价格。这种设计使得低价菜成为“价格锚点”,诱导消费者误以为整体性价比高,实则陷入“低价菜贵卖,高价菜暴利”的消费陷阱。

  价格争议背后,是麻辣香锅行业规模化程度低、同质化严重的深层矛盾。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该品类门店数在5家及以下的比例高达54.2%,大量个体经营店、夫妻店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华信人市场咨询报告指出,2020—2023年行业净增长率保持20%以上,但2024年骤降至7%,预计2025年开店率将反弹至38%,关店率却维持在16%高位。

  “行业陷入‘低价引流—成本压缩—品质下降—口碑崩塌’的恶性循环。”某连锁品牌创始人透露,为应对租金、人力成本上涨,部分门店通过减少食材分量、使用低价替代品、抬高非核心菜品价格等方式维持利润,“比如用普通豆芽冒充有机豆芽,或者像杨国福这样直接标高价”。

  这种短视行为正在透支消费者信任。社交媒体调查显示,82%的网友表示“遭遇过麻辣香锅价格欺诈”,65%的人“因价格问题减少消费频率”。当“吃顿麻辣烫花200元”成为常态,年轻人开始用脚投票:山姆超市的预制麻辣香锅套餐销量月增300%,自热火锅、速食麻辣烫等替代品市场持续扩容。

  面对信任危机,行业亟需建立透明化、标准化的定价体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建议:明码标价:在选菜区公示单品价格,采用“克”为单位计价,避免模糊表述;分级定价:根据食材品质、产地等因素划分等级,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智能监管:引入电子秤联网系统,实时上传价格数据,防止人为篡改。

  部分品牌已开始探索转型路径。某连锁品牌推出“按份计价”模式,将菜品分为小份(10元)、中份(15元)、大份(20元),既满足多样化需求,又避免称重纠纷;另一品牌则主打“性价比套餐”,通过优化供应链将人均消费控制在35元以内,复购率提升40%。

  “餐饮行业的本质是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清华大学市场营销系教授指出,“当消费者开始用‘刺客’形容一个品类时,说明这个行业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临界点。只有回归价值本源,才能重建消费信任。”

  这场豆芽争议,也是消费者主权意识崛起的缩影。在社交媒体上,“麻辣香锅避雷指南”“价格刺客举报攻略”等话题阅读量破亿,年轻人通过晒账单、写测评、建黑名单等方式,倒逼行业规范。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大执法力度,仅2025年10月,全国就查处餐饮行业价格欺诈案件127起,罚款总额超500万元。“我们不再愿意为‘价格幻觉’买单。”95后消费者王先生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28元的豆芽可以吃,但必须明明白白消费。如果商家继续把消费者当傻子,最终会被市场抛弃。”当28元的豆芽成为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某个品牌的定价策略,更是整个行业的生存法则。在消费升级与降级并行的时代,唯有以真诚对待消费者,以品质赢得市场,才能避免“豆芽刺客”式的闹剧重演。毕竟,再精明的价格游戏,也抵不过一句“不值得”的消费者心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