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出海:意大利医生说普通话学中医
【中医出海:意大利医生说普通话学中医】“意大利医生组团说普通话学中医”—— 这一话题近日登上百度热搜,让一位名叫马思默的意大利籍针灸推拿学博士走进了公众视野。他从西湖边苦读典籍的 “洋学生”,到远赴非洲岛国推广中医的 “马医生”,用十余年光阴书写了一段跨越大洲的中医情缘。马思默与中医的缘分,始于年少时对中国文化的痴迷。20 世纪 90 年代,他就曾遍访中国多地。在以色列完成中医本科学习后,2013 年,他携家人来到杭州深造,进入浙江中医药大学,获得针灸推拿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习期间,马思默不仅攻克语言难关,熟读了《黄帝内经》等典籍,还积极参与太极拳公益教学等活动,用行动诠释着对中医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近日,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马思默见到了他的恩师 —— 岐黄学者、浙江省国医名师方剑乔。
“马思默跟了我 9 年时间,天赋很高,也是我带过时间最长的留学生。” 方剑乔教授回忆道,“我很少见到外国学生在中文尚不流利的情况下,来到中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特别是做中医研究。” 方教授特别提到:“尤其当时他的太太还没有来到中国,所以他还要承担起几个孩子的养育、接送等任务,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能独立完成学术论文,能看出他对中医的热爱和执着。”2025 年 4 月 30 日,马思默专程从非洲毛里求斯返回杭州,探望恩师并领取医学博士学位证书。因早高峰打车延误,马思默迟到了十分钟。方剑乔教授如往日般严肃提醒:“做医生不能迟到。” 面对导师的 “批评”,马思默憨厚一笑:“方老师一直很关心我们。” 这对师徒的互动,折射出中医传承中 “严师高徒” 的独特情谊。
2025 年 1 月,博士毕业的马思默选择远赴毛里求斯,在当地开设了中医诊所,推广针灸、艾灸等疗法。“用中医帮助患者缓解病痛,这就是我的初心。” 马思默表示,诊所筹建过程中,方剑乔教授及其团队在诊疗流程、技术手法等方面给予了关键指导。尽管诊所仅有两张诊疗床,但三个月来已接诊了不少受颈椎病、消化问题困扰的当地患者。从意大利到中国,再到毛里求斯,马思默的足迹体现了中医全球传播的广阔图景。
马思默的故事只是中医在意大利乃至全球传播的一个缩影。近期,中意两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交流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政策层面,10 月 20 日至 26 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乔学斌率代表团赴德国、意大利进行交流访问。在意大利针灸学会联合会及意大利针灸学院,乔学斌与校长卡洛・玛丽亚就中医针灸在意大利的临床推广与教育培训交换意见。产业合作方面,安国市近日携相关企业赴意大利米兰和法国塞纳开展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系列活动。在米兰举行的中医药文化推介及药膳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安国祁膳坊餐饮有限公司与当地两家餐厅签署了药膳战略合作协议。学术交流也在不断深化。2025 年 10 月 6 日,“中国传统医学在意大利行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在米兰意大利国防军医院会议厅举行。意大利中医药学会会长郭春彪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已有三千多年传承和发展历史的中医。
“当中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深入的文化理解。” 马思默在杭州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我在中国学习了九年中医,现在也在毛里求斯开了诊所,但学无止境,所以经常回来向老师请教,更新我的知识。” 方剑乔教授对弟子在非洲的创业充满信心:“中医国际化需要这样的践行者。我相信他能将诊所打造成当地标杆,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药。” 方教授进一步指出,近两年中医药成为助推中华文化 “走出去” 的重要力量,浙江中医药大学此前就与多国建立了中医药方面的合作。如今又多了像马思默般兼具专业与情怀的国际使者,将为传统医学的全球传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