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方暂停对华造船业等301调查措施
【美方暂停对华造船业等301调查措施】10月30日消息,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301调查是美国依据本国法律(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其他国家发起的单边贸易调查机制,核心目的是通过施压或制裁手段迫使对方改变被认为“不公平”的贸易行为,本质是美国维护自身商业利益的国内法律工具,含有单边主义性质!此次301调查始于2024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中国非市场行为”为由,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调查,并于2025年10月14日正式实施对华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措施。然而,这一单边行动迅速遭遇中方强硬反制:中国依据《国际海运条例》对涉美船舶加征特别港务费,并将部分协助美方调查的企业列入反制清单。美方的“施压逻辑”在此轮博弈中彻底失效。商务部明确指出,美方措施“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违背《中美海运协定》平等互惠原则”,其本质是通过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数据显示,美国造船业衰退源于自身竞争力不足,而非中国“不公平补贴”。美国智库报告显示,过去十年美国造船业市场份额下降超60%,而同期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竞争占据全球50%以上份额。美方将产业问题归咎于中国,实为转移国内矛盾的政治操弄。
同时,10月30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2025年4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正式落地,这一举措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金融市场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剧烈的股市震荡,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瞩目。在“对等关税”生效前夕,市场就已弥漫着紧张不安的氛围。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明确表示,“对等关税”将于9日生效,且特朗普总统与其他国家就关税问题的谈判没有具体时间表,近期也不会实施关税豁免。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对美股造成了巨大冲击,其影响还迅速蔓延至全球股市。4月3日以来,全球股市市值已经缩水10万亿美元,略高于欧盟GDP的一半。其中,美国股市自身损失惨重,美股七大科技巨头市值在此期间内总计蒸发约1.65万亿美元。
4月9日,知名国际时政博主玉渊谭天通过独家渠道披露的最新动态,揭开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后的深层博弈。据其掌握的权威信息显示,美方对华加征关税税率已突破100%的心理防线,而中方则以“奉陪到底”的强硬姿态作出回应。这一表态背后,既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战略定力,更凸显了捍卫自身发展权利的坚定决心。
玉渊谭天在分析文章中指出,消息人士透露中方回应存在两大核心要点。其一,需重点关注“奉陪到底”这一措辞的深层含义。自2月1日美国政府无视国际规则、单方面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已连续实施三轮共计20余项反制措施。这些措施虽属被迫应对,但均严格遵循世贸组织规则框架。从法律层面看,美方加征关税行为明显违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条关于关税约束的强制性义务,而中方依据《对外贸易法》第7条实施反制,程序合法、依据充分。这种“被动性”与“合理性”的辩证统一,恰恰暴露了美式霸权逻辑的荒谬本质——当中国选择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权时,美方却公然退出上诉机构;当中国推动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多边合作时,美方却炮制“脱钩断链”的叙事陷阱。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实则是规则破坏者对规则捍卫者的倒打一耙。
其二,关于中美对话机制的未来走向,需保持清醒认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崔凡教授在接受谭主采访时指出,当前美国政府试图通过一对一双边谈判,利用其经济霸权地位实施“各个击破”的战略。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始终秉持开放态度维护对话渠道,但绝不会接受美方强加的谈判条件。这种不妥协、不退让的立场,既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捍卫,更是向世界传递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庄严承诺。关税战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而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绝非美国独享的特权。中国要做的,就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既捍卫自身经济持续企稳向好的发展成果,也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秩序贡献中国智慧。
中方“谈判大门未关”的表态,与“不接受施压式谈判”的立场形成战略张力。数据显示,2023年中欧贸易额突破8400亿美元,东盟连续四年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这证明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合作。但这种开放绝非无原则妥协——美国在《通胀削减法案》中设置本土化补贴、在芯片领域组建“芯片四方联盟”等行为,本质上是以“国家安全”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多边框架内谈判”的底线,既是对WTO改革议程的维护,也是对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捍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撕裂全球产业链。但这一过程对中美双方均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首先,中国代价:2024年对美出口额减少1200亿美元,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越南、孟加拉国转移。其次,美国代价:波音公司因中国订单锐减陷入债务危机,英特尔、高通等科技巨头被迫将芯片生产线迁回本土,成本增加30%-50%。同时指出,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正在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若关税战持续,全球GDP增速将下降1.5个百分点。特朗普的“7连发”虽意在安抚国内情绪,但实际效果存疑。专家分析,其关税政策更多是“谈判艺术”,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获取利益,但长期来看可能加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当前国际局势正经历深刻变革,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较量进入关键阶段,中国始终秉持“以斗争求合作”的外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