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今天(10月30日)中午,韩国釜山,备受瞩目的“习特会”如期举行。
对中国来说,这是习近平主席正式访问韩国及参加APEC峰会期间系列外交活动最重要的一场会晤。对美国而言,这是特朗普总统此次亚洲之行最看重的一场会晤。
上一次中美元首面对面会晤还是六年之前,今年1月特朗普重回白宫后,曾于1月、6月、9月与习主席三次通话,但早日与习主席再次举行面对面会晤一直是特朗普总统的迫切愿望。如今愿望成真。

图源:新华社。
中美可以谈,但不会为此放弃原则和底线——中美关系自特朗普今年元月再入白宫,经历多轮过山车般的关税战和卡脖子战之后,终于迎来了元首面对面。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强硬”与“坚定”之间,中美在诸多领域各退半步,达成了部分谅解与协议,为今冬明春中美关系的“战术性稳定”奠定了现实基础,建起了一条新的防止关系失控的缓冲带。如果美方能珍惜来自不易的成果,继续与中方相向而行,将为明年开春后双方进一步破解更多棘手难题创造条件。
“习特会”最重大的成果是,中美元首共同确认了中美第五轮经贸会谈(吉隆坡会谈)所达成的联合安排:
美方让步:一、芬太尼关税从目前的20%降至10%;二、24%的“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豁免部分)的排除措施;三、美方暂停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的穿透性规则一年;四、美方暂停对华征收所谓“港口费”一年。
中方让步:一、中方相应延长针对“对等关税”的反制措施;二、中方将暂停10月9日起实施的稀土及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三、中方对等征收的“港口费”也暂停一年。
此外,“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达成共识。”“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双方进一步确认了马德里经贸磋商成果,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
上述主要成果,与“习特会”之前坊间预测的内容大致相同或接近。国际社会曾对“习特会”成果大小作过“上中下”三种预测,今天的实际结果应当属于“中偏上”,应该客观地说,中方守住了“坚定”之底线,美方被迫向中方作出了较多让步 。
根据美方的“历史表现”,在“习特会”之后,上述成果如何逐项落实,关键取决于美方,但大的出尔反尔甚至推翻经“习特会”确认的成果应该不会出现。接下来包括明年开春,美方仍然有可能制造新的经贸摩擦点挑衅中国,中方虽然有准备与美方继续周旋缠斗,但如此一来,必然会影响到经“习特会”确认的协议之落实,至少会出现节外生枝。这是大概率事件。
美方对芬太尼关税只砍了一半,留下另一半,自以为可增加与中方讨价还价之筹码,其实,美方心眼儿太细,痛快取消20%的芬太尼关税“承认错了”,换取中国恢复采购大豆正好各取所需。结果,取消芬太尼关税拖泥带水,中方只在“习特会”之前象征性采购了三船(18万吨)美国当季大豆。那不叫正常采购,那是为“习特会”烘托气氛,帮助特朗普在美国农民面前暂时“解围”。大豆对中国属于刚需,美国大豆品质好、蛋白含量高、价格也适中,中国何至于要拿大豆当“武器”?答案得由美方出。什么时候美方想明白了,大豆就从“武器”回归为大豆。这应该是下一次(第六轮)中美经贸会谈商谈的必选题之一。
科技管制,包括芯片、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C919航电与飞控系统等关键科技物项,美方的限制甚至禁运和相变禁运(故意拖延交货)措施不除,特朗普试图与中方签订2.0版美中贸易长协合同,永远只是幻想。以C919发动机、航电与飞控系统为例,马德里会谈后,美方不再说“禁”,但改为了“拖”,导致今年全年C919新机生产计划被严重耽误。其实际硬杀伤力比芯片限制更具触感。
“习特会”之前,特朗普多次声称“要与中国达成一项伟大的长期协议”,特朗普大嘴巴不提也罢,有国际舆论想当然地认定,特朗普要拿台湾与中方作交易,以换取中方签署经贸长期协定。中国坊间亦有相应之说,声称中方正在逼迫特朗普就台湾问题表态,从“不支持台独”跃升至“反对台独”,甚至“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笔者想强调的是,台湾问题没有国际交易空间,从理论到实践都不属于破解中美经贸摩擦难题之范畴,解决台湾问题包括现阶段反对台独,惟一靠谱的手段,是继续大幅提升国家的综合硬实力!何时解决台湾问题?得由中央做决策,国人只须做好各自本职工作即可。
特朗普在“习特会”结束后表示,他将于明年四月份正式访华。如果他真就到点即来,那么,在他来之前,应该还有一到两轮中美经贸会谈要安排进行。大国元首来访,两手空空不成,见面礼是一定要带的。向中方送什么礼?笔者预估,最寒酸也得把取消剩余的10%的芬太尼关税提上日程来。
(本文作者为财经、国际政治评论员鲁宁,本网获独家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下一篇:全运会香港赛区场馆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