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接触发霉玉米后肺部全白 忽视隐患的沉重代价!
创始人
2025-10-29 01:02:08
0

女子接触发霉玉米后肺部全白

  【女子接触发霉玉米后肺部全白】近日,“女子接触发霉玉米后肺部全白”的话题冲上热搜,河南商丘闫先生妻子的遭遇引发公众对粮食储存安全与健康风险的深度关注。这起看似普通的农事意外,实则暴露出家庭环境中霉菌防控的致命漏洞,更敲响了公众对真菌感染认知不足的警钟。10月20日,商丘市宁陵县闫庄村村民闫先生的妻子如常进行“打玉米”作业。这项需要将晾晒后的玉米脱粒归仓的农活,因近期连续阴雨导致部分玉米受潮发霉。作业当天,她出现持续性头痛、干咳,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送至村卫生室接受抗生素输液治疗。然而,输液仅半小时后,患者突然面色青紫、呼吸急促,意识逐渐模糊。紧急转送至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后,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白色病变,血氧饱和度骤降至78%。经会诊确诊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次日凌晨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最新诊断报告显示,患者肺部95%以上区域呈现“白肺”特征,呼吸机支持参数已达极限。“患者家中储存的3吨玉米存在严重霉变,部分玉米粒表面可见黄绿色菌丝。”参与会诊的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指出,环境检测显示玉米堆内部湿度达82%,温度28℃,曲霉菌孢子浓度超标400倍。曲霉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健康人群呼吸道存在天然防御机制。但本案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防御体系崩溃。霉菌孢子经呼吸道侵入肺泡后,引发剧烈免疫反应,导致肺间质水肿、纤维化,最终形成“白肺”病理改变。

  “这不是个例。”武汉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透露,2021年该科曾收治类似病例,一名23岁女性在收割霉变玉米后出现持续咳喘,肺泡灌洗液中检出大量黄曲霉菌。“农村地区秋收季节,这类病例呈季节性增长趋势。”

  霉菌污染的危害远不止呼吸道。中国农业科学院粮食研究所2024年报告显示,我国南方地区储存粮食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率达12.3%,北方地区为6.8%。这些毒素具有强致癌性,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一类致癌物。

  “很多人不知道,霉菌毒素的危害具有累积效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解释,摄入0.1毫克黄曲霉毒素即可引发急性中毒,长期微量接触则导致肝癌风险提升34倍。更危险的是,肉眼可见的发霉部分仅是“冰山一角”,霉菌菌丝可渗透粮食内部2-3厘米。

  在储存环节,温度25-35℃、湿度75%以上的环境是霉菌最佳繁殖条件。闫先生家将玉米堆放在未做防潮处理的土坯房内,且未定期翻动通风,为霉菌提供了理想温床。这种传统储存方式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安全隐患触目惊心。

  “如果当时佩戴N95口罩,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参与救治的医生痛心指出。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接触霉变物质时应配备防颗粒物呼吸器,但农村地区防护用品普及率不足15%。

  更严峻的是公众认知滞后。某三甲医院2025年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认为“发霉粮食晒干后可以继续食用”,62%的人不知道霉菌可通过呼吸道致病。这种认知缺失导致每年秋收季节,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激增2-3倍。

  “预防关键在于阻断传播链。”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研究员建议,家庭储存粮食应做到“三要三不要”:要使用防潮容器,要定期翻晒通风,要控制储存量;不要堆积过厚,不要与化肥混放,不要长期储存。处理霉变粮食时,必须佩戴防护口罩、手套,作业后及时更换衣物。

  现代科技为霉菌防控提供了新方案。郑州大学研发的“智能粮仓监测系统”已投入使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AI算法,可提前48小时预警霉变风险。在医疗领域,新型抗真菌药物联合免疫调节疗法,使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治愈率提升至78%。

  但技术替代不了基础防护。国家卫健委2025年发布的《家庭霉菌防控指南》强调,保持室内相对湿度低于60%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建议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定期清洁空调滤网,避免在潮湿环境晾晒衣物。

  闫先生妻子的遭遇,是无数农村家庭健康隐患的缩影。当我们在享受丰收喜悦时,不应忽视那些看不见的威胁。一粒发霉的玉米,可能成为摧毁健康的导火索;一次疏忽的防护,或许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

  这起事件终将随着时间淡出公众视野,但它留给社会的警示应当长鸣:健康防护没有小事,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唯有将科学认知转化为日常习惯,在每个储存环节、每次农事操作中筑牢防线,才能真正守护每个家庭的平安与幸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