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姆“黄金大闸蟹”系水贝供货
【山姆“黄金大闸蟹”系水贝供货】j近日,一场围绕“黄金大闸蟹”的侵权争议持续发酵。珠宝设计师、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文胜公开指控,张家港山姆会员店开业期间售卖的509克纯金大闸蟹制品涉嫌抄袭其原创作品,引发版权局介入调查。这场涉及原创设计、商业供应链与法律责任的纠纷,不仅暴露了黄金工艺品市场的版权保护漏洞,更折射出商业伦理与法律边界的深层冲突。
事件核心源于一场“意外发现”。 2025年10月20日,张家港山姆会员店开业首日,一款售价超50万元的黄金大闸蟹成为焦点。吴文胜在社交媒体发帖称,该制品与其耗时两年创作的《纵横四海》黄金蟹在外观结构、内部吸铁石位置、绒毛走向等细节上“几乎完全一致”,仅重量从原创的700余克缩减至509克。更令其震惊的是,山姆提供的供货资料中竟标注其本人为“作者”,而吴文胜明确表示从未与山姆或供货方有过任何合作。
原创作品的独特性成为关键证据。 吴文胜提供的版权证书显示,《纵横四海》于2024年完成外观版权注册,2025年被苏州博物馆收藏。该作品采用青铜失蜡铸造技艺,蟹壳可开合、关节可活动,版权局还追加12个细节保护条款,防止通过微调规避侵权。对比山姆售卖的制品,连蟹足绒毛的排列方向都与原创作品“一比一复刻”,这种精准模仿远超传统工艺的偶然相似性。
供应链溯源指向深圳水贝市场。 据版权局初步调查,涉事黄金蟹的源头为深圳水贝某珠宝公司。该公司未进行自主设计,而是通过第三方制作时冒用吴文胜名义。吴文胜推断,供货方可能于2024年购买其原创作品后进行压模浇筑,通过缩减克重降低成本,最终以“山姆特供”名义流入市场。
山姆的“紧急下架”难掩审查漏洞。 事件曝光后,山姆会员店迅速下架涉事产品,并回应称“已向市监局提交供应商材料,法务正在研判侵权问题”。然而,其采购流程的疏漏已暴露无遗:供货方在未提供版权证明或设计稿的情况下,竟能通过审核进入销售渠道;更荒诞的是,山姆提供的资料中错误标注原创作者信息,反映出供应链管理的严重失职。
水贝市场的“代工乱象”浮出水面。 深圳水贝作为全国黄金珠宝集散地,长期存在“设计抄袭-压模代工-贴牌销售”的灰色产业链。某珠宝从业者透露,部分代工厂为压缩成本,直接购买原创作品进行逆向工程,甚至伪造设计师授权文件。此次事件中,涉事公司以“找师傅制作”搪塞来源追问,正是该产业链“去责任化”的典型表现。
法律责任的“双重追责”势在必行。 浙江铁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永辉指出,若侵权成立,深圳水贝供货方作为直接制作者需承担主要责任;而山姆作为销售端,若未履行“合理审查义务”(如核实版权证明、设计时间线),亦需承担连带责任。2025年新版《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已明确,电商平台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查标准从“形式合规”升级为“实质尽调”,山姆的“流程存疑”难逃追责。
技术赋能:区块链确权与细节保护。 吴文胜的维权经历凸显原创保护的紧迫性。版权局为其作品追加的12个细节保护条款,为司法鉴定提供了量化标准。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如为每件作品生成唯一数字指纹)可进一步固化创作时间与内容,防止“接触性侵权”(即通过接触原创作品后实施模仿)。
法律完善:从“个案维权”到“行业规范”。 此次事件暴露出黄金工艺品行业版权登记的碎片化问题。业内专家建议,应建立强制性设计备案制度,要求所有黄金制品在销售前提交3D建模数据与创作日志;同时,推行“侵权黑名单”共享机制,对多次涉案的供应商实施市场禁入。
消费者觉醒:用选择权倒逼行业升级。 舆论场中,网友“支持原创,拒绝抄袭”的呼声高涨。某社交媒体调查显示,87%的受访者表示“若知是抄袭作品,会抵制购买”;而山姆会员店因事件导致的品牌信任度下降,正成为商业伦理失守的代价。
当吴文胜在苏州博物馆凝视自己的《纵横四海》时,他看到的不仅是黄金的光泽,更是一个手艺人对传统的坚守与创新。而山姆货架上那件“缩水版”复刻品,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了商业利益驱动下对原创精神的践踏。这场争议终将由法律定纷止争,但它留给行业的警示更为深远: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抄袭-压价-垄断”路径获利的行为,终将付出远超短期收益的代价。唯有尊重原创、严守伦理,才能让黄金工艺品市场真正闪耀“匠心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