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家属向大陆申请将孙立人迁葬故里 抗日英雄“不葬大陆,棺不入土”,八字遗愿承载深切眷恋!!
创始人
2025-10-28 23:04:52
0

  家属向大陆申请将孙立人迁葬故里

  【家属向大陆申请将孙立人迁葬故里】2025年10月,已故抗日名将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近日透露,已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希望能将其父孙立人的遗骨迁回安徽故里安葬。台媒27日称,孙立人的棺柩暂厝在台中东山墓园,迄今尚未入土。而背后核心原因是他临终前留下的遗愿:“不葬大陆,棺不入土”。这短短八个字,承载了他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也折射出其跌宕起伏的一生。孙天平2015年受邀赴大陆出席九三阅兵时,就曾透露计划将父亲遗骨迁回老家安徽,并表示“落叶归根是父亲心中的愿望”。当时,孙天平提出了三个迁葬方案:一是迁回安徽祖籍地;二是与广州的远征军战友合葬一处;三是安葬在南京抗战纪念地旁。据知情人士透露,孙立人迁葬大陆一事,已经持续推动超过十年之久,且大陆方面始终在积极促成。在马英九执政、两岸关系较为和缓的时期,大陆方面曾有意将孙立人的遗骨迁葬至广州的新一军公墓,以此实现孙立人“与新一军战友同葬”的遗愿,同时还可借此机会重新整修新一军公墓。孙立人将军是抗日名将,在仁安羌战役中率部解救被围英军,一战成名,被誉为“东方隆美尔”。他是抗日战争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之一。1949年孙立人将军随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因卷入所谓“兵变案”,自1955年起被软禁长达33年,直到1988年才恢复自由。这段经历对他打击沉重。

  晚年恢复自由后,孙立人将军思乡之情更浓,渴望回到安徽庐江故土。他曾是战场上的“丛林之狐”,晚年却只能在台中寓所养花种树,将对故乡的思念深埋心底。因此,他留下“不葬大陆,棺不入土”的遗言,是其家国情怀和个人遗憾的最终表达。

  孙立人的军旅生涯始于他独特的教育背景。他先是考入清华学校留美预科,后公费赴美,在普渡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强烈的报国之心让他毅然放弃工程师的前途,考入著名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从此踏上军事道路。归国后,他在财政部税警总团任职,这支部队装备精良,为他后来的练兵和作战打下了基础。

  孙立人将军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书写于缅甸战场。1942年,英军第一师在仁安羌被日军包围,弹尽粮绝。孙立人率新38师一部星夜驰援,以不满千人的兵力,击溃数倍于己的日军,成功救出包括英军、记者和传教士在内的7500余人。此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的首场胜仗,极大地鼓舞了盟军士气,也让孙立人一战成名,获得了中、英、美三国的授勋。

  第一次入缅作战后,孙立人审时度势,拒绝执行穿越野人山回国的错误命令,转而撤往印度,保存了部队的有生力量。之后,他率领换装美械的新一军反攻缅北,连续攻克多个日军重镇,累计击毙日军3万3千余人,成为抗战中军级单位歼敌数量最多的将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丛林之狐”。

  总的来说,孙立人将军是一位凭借卓越战功赢得国内外尊敬的抗日英雄,他的人生大起大落,既有战场上的辉煌,也有政治上的失意。如今家属申请迁葬,使他再次成为连接两岸历史记忆的焦点人物。

  孙立人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经历与两岸的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如今,孙天平申请将父亲遗骨迁回大陆,这一举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私事,更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个积极信号。

  长期以来,两岸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和误解。而孙立人遗骨迁葬这一事件,为两岸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历史、增进相互理解的契机。通过这一事件,两岸同胞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共同的血脉和情感。当孙立人的遗骨回到故乡的土地上,它将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缅怀历史、铭记先烈的象征,促进两岸民众在心灵上的契合,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而对于孙天平的申请,大陆方面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人文关怀。政府相关部门表示将认真研究并积极推动这一事宜,这体现了大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视。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大陆政府不仅考虑到了孙氏家族的意愿,更从历史和民族的大局出发,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迎接孙立人这位抗日英雄的归来。这种积极回应,彰显了大陆政府的历史担当。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大陆始终秉持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积极为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孙立人遗骨迁葬事件的妥善处理,将进一步增强台湾同胞对大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孙立人遗骨迁葬申请事件,是一段跨越海峡的历史佳话。它承载着孙立人对故土的眷恋、孙氏家族的家国情怀,为两岸历史和解提供了契机,也体现了大陆政府的人文关怀与历史担当。我们期待着孙立人的遗骨能够早日回到故乡的土地上,让这位抗日英雄在故乡的怀抱中安息,也让两岸同胞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中携手前行,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