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惊!曝美掩盖半岛电视台女记者死亡真相 以色列蓄意谋杀,究竟发生了什么?
创始人
2025-10-28 21:05:23
0

 曝美掩盖半岛电视台女记者死亡真相

  【曝美掩盖半岛电视台女记者死亡真相】希琳·阿布·阿克利赫的名字,在阿拉伯世界几乎家喻户晓。作为半岛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的出镜记者,她拥有21年的职业生涯,始终奔波在巴以冲突的最前线。10月28日消息,据一名参与调查本案的美军军官爆料,阿克利赫死于以军蓄意枪杀,且美国最初帮助以色列掩盖了真相。2022年5月11日,她像往常一样穿上标有“媒体”字样的防弹背心,戴着头盔,前往杰宁难营地报道以色列军队的突袭行动。那天,她与同事们站在难民营的边缘,清晰地展示着他们的记者身份。然而,枪声响起后,阿克利赫试图逃离,但还是被以军士兵精准射中。“火力的唯一来源是占领军,他们的意图是杀人,”巴勒斯坦总检察长阿克拉姆·哈提卜在后续的调查发布会上如此断言,“这就是战争罪。”以色列方面的回应却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最初,以方称她可能死于巴勒斯坦枪手的交火。随后又改口称她“可能是被以色列士兵误杀”。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纽约时报》28日报道,阿克利赫死亡当天,以军突袭了她所在的杰宁难民营。负责检验现场物证的美军上校史蒂夫·加巴维奇斯称,根据鉴定结果判断,阿克利赫是在穿着明显的记者标识背心的情况下被以军故意枪杀的。据报道,在以色列称阿克利赫死于以军误杀时,美国拜登政府支持了这一说法,还发布调查结论表示“没有理由相信以军是故意的”。加巴维奇斯指出,包括他在内有5名美国方面的高级调查人员均认为,阿克利赫死于以军的蓄意枪击。这起记者死亡案的掩盖行动,只是美以长期“特殊关系”下的一个缩影。以色列《国土报》曾刊文指出,这种关系曾被包装成一种战略必需,如今却被频繁用作掩盖以色列违反国际法行为的保护伞。这种“特殊性”体现在那些不可明说的默契上:当以色列违反国际法、引发国际社会愤怒时,美国总站在以色列的一边;当以色列发动对加沙地带或周边国家的进攻,美国总在联合国和其他多边机构中不断为其“挡箭”。已退役的以色列少将伊扎克·布里克在2023年11月底曾直言不讳:“我们所有的导弹、弹药、精确制导炸弹、所有飞机和炸弹,全都来自美国。每个人都明白,没有美国我们无法打这场战争。”

  美国国务院离职官员的采访进一步证实了有关拜登政府内部存在掩盖以色列暴行真相的说法。曾担任美国国务院驻迪拜发言人的哈拉·拉里特,在2023年10月7日后收到的国务院谈话要点中,通篇强调以色列自卫权,而对巴勒斯坦平民的遭遇只字不提。

  2024年年初,拜登政府着手制定一份名为《国家安全备忘录-20》的评估报告,以解决国会对于非法提供武器的担忧。这份报告本应成为制衡以色列的契机,却再次成为美国庇护的例证。斯泰西·吉尔伯特及其团队向时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交了他们的分析,美国国际开发署也是如此,两者都得出结论——以色列正在阻止援助进入加沙。然而,在布林肯提交给国会的最终报告中,尽管包含了一些关于武器的谨慎措辞,却声称以色列在边境完全合规,没有阻止人道主义援助。最令吉尔伯特愤怒的是,“只要以色列声称遵守国际人道法并采取措施减少平民伤亡,美国政界和法律界就会全盘采信。我们对此照单全收,并以此为由继续为他们开绿灯输送武器。”这种庇护模式在2024年5月的一份评估报告中达到顶峰。拜登政府承认以色列在对加沙发起的军事行动中可能违反了国际人道法,却同时表示由于加沙地带局势混乱,无法验证可能使用这些武器违反国际法的具体情况。

  美以之间的特殊关系,最终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在加沙地带,这片被称为“人类终结的前奏”的土地上,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都在遭受攻击。美国医生坦娅·哈吉-哈桑在联合国作证时,描述了加沙的惨状:“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都在遭受攻击”,加沙是“人类终结的前奏”。2023年12月,南非在海牙国际法院对以色列提起种族灭绝指控后,该法院以15比2的投票数决定——以色列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种族灭绝,以16比1的投票数决定——以色列必须惩罚煽动种族灭绝者。换句话说,有关种族灭绝的指控是合理的。美国国务院官员乔什·保罗透露,根据美国《莱希法案》规定,美国政府不得向存在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的国家提供武器,但以色列却完全适用另一套流程。“对于其他国家,如果有美国军事援助提供给某个单位,该单位在接收援助前会经过审查,”保罗透露:“对于以色列,我们先提供援助,然后才寻找违规报告。”而结果是,此类违规从未被发现过。

  希琳·阿布·阿克利赫的死亡,不是孤例。2024年5月,一部调查纪录片《谁杀害了希琳?》揭露,枪杀她的以军士兵阿隆·斯卡吉奥已于去年6月在杰宁市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但对那些仍在加沙地带工作的记者们来说,真相与正义之间的距离,似乎比和平更加遥远。在美国政府内部,那些曾经试图揭示真相的人们已经离职,而武器仍在持续流向以色列,这一切都在“特殊关系”的阴影下继续上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