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拐30年的梁志辉找到了
【被拐30年的梁志辉找到了】”2025 年 10 月 28 日,60 岁的梁三寿回忆起 1995 年 9 月 27 日晚上儿子失踪的情景时,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时间点。就是这三分钟,让他与 2 岁 8 个月的儿子梁志辉分离了整整 30 年。当天,梁三寿正式向外界宣布,经过 30 年不懈寻找,他终于找到了被拐的儿子梁志辉。这位父亲将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 “梁志辉爸爸成功上岸”,以此告慰自己长达 30 年的寻子之路。
1995 年 9 月 27 日晚上,在福建厦门打工的梁三寿像往常一样,一边在出租屋做晚饭,一边照看儿子梁志辉。“妻子加班还未归”,梁三寿向记者回忆道。然而,就在他忙碌的短短几分钟里,儿子不见了踪影。“儿子失踪后,我们找了一夜,但完全没有方向。” 梁三寿说,他们当即报了警,但面对茫茫人海,寻找一个 2 岁 8 个月的孩子如同大海捞针。虽然梁志辉当时只有 2 岁 8 个月,但已经会说普通话和江西赣州客家话,还能听懂福建当地的闽南语。这些特征成为了家人寻亲时的重要线索,却在最初的寻找中未能带来突破性进展。
儿子失踪后,梁三寿和妻子从未放弃寻找。三十年来,这位父亲的足迹遍布全国,从厦门的大街小巷到外地的乡镇村落,每一处可能有线索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许多寻亲家长一样,他将儿子的照片印在衣物和寻亲牌上,让梁志辉稚嫩的面孔成为自己行走的旗帜,走到哪里就把寻子的希望带到哪里。2020 年 8 月后,随着科技发展,梁三寿将希望寄托于网络,借助寻亲平台发布信息,也多次前往相关机构进行 DNA 比对,却一次次在希望燃起后,迎来失望的结局。如今 60 岁的梁三寿,有着一头花白的头发,而这头发在多年前就已因日夜操劳、思念儿子而变白,漫长的寻子路,早已在这位父亲身上刻下深深印记。
今年 4 月 25 日,梁三寿参加了 “被拐 20 年后回家” 的钟彬的团圆宴。在宴席上,他戴着印着儿子信息的寻亲牌,与钟彬父子合影,向他们送上迟来的祝福。当时,看着钟彬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他难掩内心的羡慕与期盼,曾在现场感慨:“今年我已经 60 岁了,希望能够快点找到孩子,爸爸真的累了。” 这句疲惫而真挚的感言,道尽了三十年寻子路上的辛酸,也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没想到,半年后,命运的齿轮终于向他倾斜,他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好消息 —— 梁志辉找到了。
10 月 28 日,梁三寿通过社交平台正式官宣了这一喜讯,字里行间满是激动与喜悦。他将使用了多年、承载着寻子执念的网名,改为了 “梁志辉爸爸成功上岸”,简单的几个字,既是对三十年艰辛寻子路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团聚生活的期盼。梁三寿告诉记者,这次能找到儿子,离不开警方的持续追查、志愿者的热心帮助以及众多好心人的关注,是多方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家人得知消息后都十分激动高兴。警方已经让他们看了儿子的照片,虽然三十年过去,但儿子的眉眼间仍能看到小时候的影子,跟记忆中幼童的模样很像。梁志辉爸爸还透露,儿子目前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家人寻找他的经历,考虑到多年的隔阂,下一步打算慢慢来,不急于一时。早在 10 月 26 日,梁三寿就曾在私下表示,目前他正试着与孩子进行初步沟通,建立信任,后续的认亲、团聚等情况,将通过正式喜报的形式,向一直关心他的社会各界告知,感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
对于公众关心的认亲事宜,梁三寿表示,目前最需要做的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三十年时光流转,当年 2 岁的幼童已成长为 32 岁的成年人,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突然面对陌生的亲人与过往,需要时间消化和适应这段重新连接的亲情,因此认亲等具体事宜还没有制定明确计划。这种谨慎又充满体谅的态度,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失散多年孩子的深切理解与尊重。梁三寿的寻子故事,自他开始寻找以来就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据公开资料显示,1995 年梁志辉在厦门失联后,家属从未停下寻亲的脚步,这一找就是 30 年。
三十年的寻找,耗尽了梁三寿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三十年的等待,从未动摇他找回儿子的信念;三十年的不放弃,最终换来了团圆的曙光。梁三寿用自己的坚持,诠释了 “父爱如山” 的深刻含义。当他将网名改为 “梁志辉爸爸成功上岸” 时,不仅是他个人的圆满,更给无数仍在寻子路上艰难前行的父母们带来了一缕希望 —— 只要不放弃,借助科技的力量、社会的温暖,总有一天,更多的 “梁志辉” 能找到回家的路,更多家庭能实现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