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美媒爆料:印度仿制中国霹雳-15导弹 印度长期陷入“仿制代替创新”的怪圈!!
创始人
2025-10-26 19:02:42
0

  美媒爆料:印度仿制中国霹雳-15导弹

  【美媒爆料:印度仿制中国霹雳-15导弹】2025年10月25日,美国媒体披露,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正试图通过逆向工程复制中国霹雳-15E空空导弹的核心技术,并将其融入国产“阿斯特拉”系列导弹研发项目。这一举动源于今年5月印巴冲突中,印度在旁遮普邦境内发现的一枚未爆炸的霹雳-15E导弹残骸。尽管印度军方宣称此举将推动其导弹技术“飞跃式发展”,但专家指出,受限于材料科学、微电子工业等基础领域短板,印度或难逃“仿制即落后”的循环。美媒表示,鉴于这款武器性能出色,印度现在正在将其独特的设计和构造融入到他们自主生产的“阿斯特拉”系列导弹中,提高其射程、机动性和抗干扰能力。通过增强“阿斯特拉”导弹的性能,印度力争成为地区供应商,同时减少其对高端空对空导弹进口的依赖。2025年5月7日,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空战。据巴基斯坦方面披露,其歼-10CE战机使用霹雳-15E导弹击落多架印度战机,其中一枚导弹因未启动自毁装置坠落于印度境内。印度国防部随后证实,该导弹为霹雳-15E外贸型,射程达145公里,配备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微型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导引头及抗干扰系统。

  印度DRDO在分析残骸后,决定将霹雳-15E的三项核心技术——AESA导引头、高能推进剂、抗电子干扰能力——移植至“阿斯特拉-2”导弹项目。印度《印度斯坦时报》称,此举旨在使国产导弹射程突破200公里,性能直追欧美顶级水平。

  据悉,在全球空战格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中国自主研发的霹雳-15(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凭借其突破性技术,成为国际军事领域公认的“规则改写者”。这款第四代空空导弹不仅刷新了传统空战的距离边界,更通过多维度技术革新,构建起覆盖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的立体打击体系。

  霹雳-15的核心突破在于全球首创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该技术通过在同一燃烧室内设置独立阻燃隔热层,实现两次点火分段推进:首次点火推动导弹进入高抛弹道,二次点火在末端攻击阶段强化速度与机动性。这种能量管理机制彻底解决了传统导弹“先快后慢”的缺陷,使导弹在200公里外仍能保持4马赫以上的突防速度。对比美国AIM-120D导弹(标称射程160公里,实际不可逃逸区仅70公里),霹雳-15自用型射程达300-350公里,出口型PL-15E亦突破145公里。2025年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歼-10CE战机搭载PL-15E在150公里外击落印度“阵风”战机,验证了其“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战术优势——目标甚至未进入雷达探测范围即被摧毁。

  但这并非印度首次尝试仿制先进武器。从苏联“响尾蛇”导弹到法国“幻影”战机,印度数十年来引进多国技术,却始终未能实现国产化突破。例如:“光辉”战机:研发38年仍依赖美制发动机、法制雷达,国产化率仅70%;“阿琼”坦克:故障频发,被迫重新采购俄罗斯T-90;“布拉莫斯”导弹:虽与俄罗斯联合研发,但核心推进剂技术仍受制于人。军事专家指出,印度军工长期陷入“仿制代替创新”的怪圈,其根源在于缺乏材料科学、微电子工业等全链条工业生态。此次对霹雳-15E的仿制,或仅能获得外贸降级版技术,而中国自用型导弹已迭代至霹雳-17(射程超400公里)。

  印度仿制霹雳-15E的背后,是南亚地区日益激烈的军备竞赛。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公开威胁称,新一代“布拉莫斯”导弹射程将达800公里,可覆盖巴基斯坦全境;巴方则回应将采购中国PL-17超远程导弹及土耳其无人机。然而,印度《防务新闻》承认,即便“阿斯特拉-2”按计划于2027年服役,其性能仍可能落后于中国下一代导弹。更严峻的是,印度军工体系面临预算分配失衡、研发延迟等结构性问题。例如,“阿斯特拉-3”项目因俄罗斯撤资已陷入停滞。

  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李明指出,现代武器研发依赖长期技术积累与系统集成能力,非简单拆解残骸可复制。他以苏联仿制美国“响尾蛇”导弹为例:“苏联虽快速推出K-13导弹,但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用了十年;而印度连基础材料都需进口,仿制周期可能翻倍。”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报告显示,中国在中远程空空导弹领域已形成代际优势,霹雳-15、霹雳-17等型号构成完整谱系。印度若想真正缩小差距,需摒弃“捷径思维”,转而投资基础科研与人才培养。印度对霹雳-15E的仿制计划,暴露了其军工体系的深层焦虑。在技术代差与工业短板面前,逆向工程或难改“追赶者”命运。而中国军工的持续创新,正为全球空战格局写下新的注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