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项链发现大量不明金属 多家店中招
【金项链发现大量不明金属 多家店中招】近日,长兴警方破获一起专门针对金店的“铼金”诈骗案,跨省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涉案总值达80余万元。今年8月底,长兴雉城派出所接到辖区一家金店报警,称按755元/克的市价回收了一条“千足金”项链,后续检测发现项链仅含72.9%黄金,警方锁定并抓获了嫌疑人李某与周某。据泉州市金银珠宝协会称,2024年以来,泉州二十余家珠宝行遭遇诈骗,犯罪分子用掺35%铼和钨的“黄金”冒充纯金售卖。铼熔点、密度与黄金接近,研磨成细粉后掺入更难辨识,部分金店缺乏高端设备,传统检测难发现。近年来黄金价飙升,不法分子伸向黄金交易:湖州秦女士“炒黄金”被骗18万余元港币,泉州陈某江以低价收购黄金为诱饵骗走48万元,所谓“黄金”实为铜,金含量仅1.24%。铼是稀有金属,熔点3180℃、密度21.04g/cm³,与黄金相似,掺铼黄金难识别,精度不高的测金仪难分铼和黄金。
面对日益猖獗的黄金掺铼骗局,令人担忧的是,骗子的造假技术正在不断升级。据泉州市金银珠宝协会常务副会长叶金山介绍,早期掺铼黄金制作工艺相对粗糙,压成薄片后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颗粒,质地也比较脆。如果用其擦拭不锈钢盆,可以明显看到擦痕。然而,如今的造假者已经改进了工艺。叶金山表示:“不法分子应该是将铼磨成粉末再掺到黄金里,这样铼的颗粒非常细腻,通过摩擦不锈钢的土办法已无法擦出刮痕。”这对黄金回收行业来说,辨识难度大大增加。
面对如此高隐蔽性的骗术,黄金回收行业该如何防范?
首先,传统检测方法仍需坚持,但需更加仔细。一位被骗的李先生回忆道:“当时金戒指用剪刀剪,感觉手感和纯金不一样。纯金剪起来柔软丝滑,而掺铼黄金剪起来有摩擦感。”这种细微的差别需要从业者格外留意。其次,借助专业设备至关重要。对于疑似含铼、含钨的黄金首饰,建议商家第一时间送到专业机构检测。专业的黄金光谱仪能够有效识别金属铼的存在。此外,交易流程也需规范。泉州市金银珠宝协会提醒,回收商需严格依规做好信息登记,务必核验卖家身份证件并记录号码,当场验证手机号有效性,且必须本人现场交易。这些措施不仅能提高诈骗分子的作案成本,也能为事后追查提供线索。
面对不断升级的造假技术,泉州市金银珠宝协会常务副会长叶金山提醒:“骗子的造假技术越来越高,真假纯金辨别起来也越来越难。”从肉眼观察、手感触摸,到专业的仪器检测,一场围绕黄金真伪的攻防战正在激烈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