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价暴跌 大学生把生活费亏没了
【金价暴跌 大学生把生活费亏没了】近日,国际金价出现连续下跌现货黄金单周跌幅超3%,自8月22日后首次收出周阴线,终结周线9连阳。记者获悉,近期黄金市场迎来大批大学生投资者的涌入。他们纷纷在理财平台上选择定投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或是购买积存金产品,这原本是部分投资者试图捕捉市场机遇的积极尝试。然而,随着金价持续走低,首批“踩雷”的投资者开始浮出水面,他们无奈地倾诉着自己的投资苦果:“我的生活费都搭进去了”“一天之内,一个月的收益就跌没了”“已经没钱补仓了”“买了2000块,结果亏了50块就吓得赶紧抛售了”。针对这一现象,专家发出郑重警示:当前黄金市场投机氛围浓厚,不少年轻人倾向于通过积存金、黄金ETF等便捷渠道进行投资。这些渠道虽然操作简便,却也容易让投资者陷入频繁盯盘、情绪化交易的怪圈。在此特别提醒,普通投资者切勿盲目跟风入场,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与此同时,金店老板也感慨道,这样的金价下跌如同泄洪一般迅猛,“没有承受能力的顾客,根本难以承受这样的价格起伏”。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投资教训,他在银行积存金产品处于高位时选择追涨买入,却不料遭遇了亏损,足足亏掉了一个月工资。具体来说,这位网友是在金价高达840元/克时果断入场,然而市场并未如他所预期的那样继续上行,反而是一路下跌,最终金价跌至750元/克,他也因此被深深套牢,资金无法及时抽离。
无独有偶,杭州一位95后的年轻投资者小郭,也经历了类似的遭遇。作为初次涉足黄金投资的新手,小郭在看到周围人纷纷买入黄金后,也忍不住跟风操作。他拿出了自己辛苦攒下的两个月工资,共计1.6万元,在金价809元/克附近的位置买入了黄金。然而,市场总是充满变数,买入后金价便开始了连续下跌的走势,让小郭的投资瞬间陷入了困境。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有投资者不惜动用上千万的存款来投资黄金,结果却在一夜之间亏损超过47万元。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投资者在4月22日以829元/克的高点买入了大量黄金,然而次日金价便出现了大幅下跌。面对突如其来的亏损,他不得不选择立即清仓,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山东王先生贷款110万买实物黄金,在736元/克高位购入后金价下跌,亏损超4万且背负债务。2025年深圳水贝(“中国宝都”)现冰火两重天:国际金价狂飙,国内金饰价冲高,交易大屏“白屏”,商家称“金价涨冒烟”。街头挤满购金者,消费者反复核对价格,有人大量购入金条、“金豆豆”。社交平台有人晒出8天浮盈近万账单,称买金比炒股刺激。水贝“批零融合”模式优势凸显,克重按实时价浮动、工费低,年轻群体通过直播等低价购金,商家称顾客自装金子。
然而,金价的暴涨并非对所有人都是福音。9月13日,水贝黄金市场爆发了一场“地震”——粤宝鑫等16家黄金料商同日爆雷,负责人失联,涉案金额超2亿元。这些料商原本靠“搬砖”模式赚取微薄差价,却因参与高杠杆投机而血本无归。
当金价在780元/克时,料商借入黄金出售,赌金价跌至760元/克,每克赚20元差价。但现实是,金价一路飙升至835元/克,料商每克亏损超50元,资金链断裂后只能跑路。下游商家价值1.6万元的20克黄金料打了水漂,00后姐妹花裸辞开店,却因涉案金额小连立案回执都拿不到。
水贝年交易额超7000亿元,黄金日均流转5-10吨,但“低保证金+高货值控制”的交易模式在单边行情下暴露致命缺陷。部分料商通过“寄存生息”“板料对赌”放大杠杆,年化收益达2%-7%,但金价稍有波动便引发连锁违约。2025年9月,某头部料商停业导致百户商户损失超千万,外地金店被卷走超百克黄金原料,单笔损失达90万元。
如今商家也在自救。部分料商转型“现货现款”模式,拒绝锁价交易;年轻设计师推出“轻量化”古法金饰品,降低投资门槛;直播间里,主播反复强调:“黄金是避险资产,不是投机工具!”
水贝的黄金狂潮,是财富机遇,也是人性试炼场。当金价突破4000美元/盎司,有人欢呼“黄金时代”,有人警惕“泡沫破裂”。但可以确定的是,水贝的未来不在于赌金价涨跌,而在于能否通过品牌、设计、科技与文化的赋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价值”。
正如一位在水贝扎根20年的商家所言:“黄金永远发光,但靠投机赚钱的人,终将被市场淘汰。”在这片沸腾的黄金土地上,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敬畏风险、坚守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