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台红色特工骨灰等待祖国统一日
【赴台红色特工骨灰等待祖国统一日】台北郊外一座寂静的墓园里,刘光典烈士的一半骨灰安放在台湾,与留在大陆的另一半骨灰隔海相望,静静等待着祖国统一的那一天。“我们决定取回父亲一半的骨灰,另一半留在台湾,等祖国统一了再取回来。” 赴台红色特工刘光典的儿子刘玉平近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这样说。这位在台湾牺牲的烈士,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期盼着两岸团圆。刘光典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共隐蔽战线的出色特工,新中国成立之初奉命赴台执行任务,最终英勇牺牲。他的故事,是那段被尘封历史的缩影,也是两岸血脉相连的见证。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刘光典舍下妻子和年幼的儿女,受中央社会部派遣,秘密赴台湾执行情报传递任务。这位坚定的革命者原本生活优渥,“座上有嘉宾,家中有贤妻,膝下有儿女,手中有黄金”,但他毅然加入了共产党,执行秘密任务。到台湾后,刘光典在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周旋。1950 年,因中共台湾省工委遭破坏,刘光典被迫藏入台湾南部山区,过了 4 年掘地为穴的原始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等待解放。1954 年,因叛徒出卖,刘光典不幸被捕。由于敌人封锁消息,还制造了 “刘光典已投降” 的假象,同志和家人长期无法得知他的真实情况。
刘光典牺牲后,他的次子刘玉平出生在父亲工作过的情报站,父亲赴台时他年仅 1 岁多。经过数十年漫长的调查,刘玉平最终找到了父亲未曾投降、坚持斗争至最后一刻的证据。这样一位英雄,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叛徒,直到 1988 年,一位老地下党员从台湾带回名单后,这一误解才得以澄清。历史的真相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被掩埋。刘光典的英勇事迹,如今已成为那段岁月的重要见证。
在找到父亲在台湾的安息之地后,刘玉平作出了一个艰难而充满象征意义的决定:只取回父亲一半骨灰,另一半留在台湾。这个决定背后,是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也是对父亲毕生追求的事业的致敬。刘光典的骨灰,成为了连接两岸的桥梁,静静地等待着祖国统一的那一天。
刘光典的故事,是众多赴台红色特工的一个缩影。在《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一书中,记述了 31 位在台牺牲英烈的革命事迹。“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这是隐蔽战线上英雄们真实的抉择。令人心痛的是,“由于两岸长期隔绝,特别是当年地下斗争的残酷性、特殊性、复杂性,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台湾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高尚情操和牺牲精神,一直鲜为人知”。这些英雄中,有吴石将军,他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中将军衔,另一重秘密身份是中共潜入台湾的 “红色特工”,代号 “密使一号”。还有朱枫,这位 1905 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名门的女特工,在台湾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就义时身中七枪,高呼 “中国共产党万岁” 英勇就义。
许多烈士的回家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朱枫的回家路尤为曲折。2000 年,73 岁的女儿朱晓枫在《老照片》杂志上首次见到母亲就义前的影像,痛哭失声。又经十年寻找,2010 年,她终于在台北一家殡仪馆的 “无主骨灰罐名册” 中发现被误写为 “朱湛文” 的骨灰罐。经核实,这正是朱枫的遗骸。2011 年 7 月,朱枫的遗骸落土家乡。时隔六十年,她终于 “越过” 了那道未能渡过的海峡。吴石的回家路同样艰难。1994 年,吴石长子吴韶成亲赴台湾迎回父亲骨灰,安放家中。
刘光典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现实的呼唤。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烈士塑像面东而立,静静凝视着祖国的宝岛台湾。广场上的铭文诉说着不变的真理:“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这些无名英雄的牺牲,构筑了两岸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他们的遗愿,正是今天两岸同胞共同的期盼 —— 祖国的完全统一。
刘光典的一半骨灰留在台湾,不仅是家人对烈士的纪念,更是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当那一天终于到来,分隔两岸的骨灰将会合一处,英雄的灵魂也将得到最终的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