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2月2日电(梁嘉轩)为让公众提前了解较早前中央赠港的两只大熊猫,“安安”和“可可”2日“会见传媒”,全球多家媒体到场,了解大熊猫在港居住的最新情况。
图为大熊猫“安安”。(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 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图为大熊猫“可可”。(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 摄) 香港中通社图片
大熊猫“安安”和“可可”所在的“香港赛马会四川奇珍馆”将于12月8日重新对公众开放,并于7号举行“大熊猫亮相仪式”。导赏员小小智告诉中通社记者,可以从体型、外观、生活习惯等方面分辨出两只大熊猫。
中通社记者见到,从体型上,“安安”手长腿长,整体体型也较大,而“可可”则像“粢饭”一般,四肢较短;而从大熊猫的正面来看,“安安”的“黑眼圈”较大而且棱角分明,“可可”则圆一点。
两只大熊猫的行为习惯也不一样。小小智告诉记者,“安安”喜欢“大”字型地躺著吃东西,吃得满身都是,动作豪迈;“可可”吃东西时则慢吞细嚼、慢慢地享受食物,有时更会耍“公主脾气”。
由于场馆过去居住的是年纪较大的大熊猫,因此在迎来“安安”和“可可”时,海洋公园的工作人员也到四川观察,根据大熊猫的行为和性格添置了不少新设施。现场所见,场馆内添置了攀爬架,让大熊猫们可以爬高爬低,也放置了更多玩具,丰富他们的环境。
有市民担心香港的地方较小,会不会影响大熊猫们的心情,小小智告诉记者,其实环境小更有利于牠们适应新环境,尤其“可可”较文静、内敛,较小的环境能让牠们更有安全感,同时海洋公园所安排的活动范围也符合相关标准,适合大熊猫们居住。
据了解,“香港赛马会四川奇珍馆”前身为“香港赛马会大熊猫园”,于1998年由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款兴建以作为大熊猫“安安”和“佳佳”的居所。展馆于2012年翻新及改建,加入了两只同为国宝的川金丝猴,成为了大熊猫的邻居。从现场可见,两只川金丝猴都爬到高处眺望,估计是对新来的两位“邻居”非常好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