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00后医院护士辞职做护工:家人曾反对 打破偏见找到人生价值!
创始人
2025-10-26 06:05:58
0

00后医院护士辞职做护工:家人曾反对

  【00后医院护士辞职做护工:家人曾反对】王春林脱下护士服,选择成为一名护工。面对家人的反对和社会的偏见,这位 00 后女孩用行动证明:职业无高低,能帮人才有价值!“家人一开始坚决反对,他们觉得我在医院上班体面又稳定。” 来自云南昆明的 00 后王春林从事养老行业已有两年多,从大医院护士辞职做护工的她,如今已渐渐习惯这份工作,甚至能和老人处成朋友。王春林的故事并非个例。在养老行业,像她这样的 95 后、00 后年轻人正越来越多。他们用专业和热情,为养老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也改变着人们对这一职业的传统认知。​

  王春林学的是护理专业,毕业后先在昆明一家大医院做了半年护士。职业转变的想法,源于她在医院的观察和亲身经历。“看到很多老人被病痛折磨,请的护工还不专业”,王春林回忆道,“我奶奶生病时也请过护工,家属在的时候护工表现很好,不在时就擅自离开,奶奶想上厕所还得靠病友帮忙”。这些经历让她开始思考:是否能从事更专业的照护工作?尽管家人坚决反对,经过三个月纠结,她还是下定决心偷偷辞职,找到新工作后才告诉家人,用行动迈出了职业选择的关键一步。​

  王春林现在主要做一对一陪护,一个护理员只照顾一位老人。她的日常工作细碎而具体:早上帮老人穿衣、洗漱、喂药,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准备三餐,协助进行关节训练以防肌肉萎缩,陪老人聊天解闷疏解孤独感,打扫居住环境保持整洁,睡前再协助洗漱、整理床铺确保老人舒适休息。“我觉得这份工作的辛苦更多体现在心理上。身体累,休息一晚就能恢复。但有时候我做的事明明是为老人好,但是家属不理解,就特别委屈。” 王春林坦言,“有几次晚上我躲在角落里偷偷哭,觉得没人能理解我”,但每次看到老人依赖的眼神,又会重新燃起坚持的动力。​

  在照护过程中,王春林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连接。大多数老人起初因陌生感防备心比较重,不怎么说话,但他们能清晰感受到护理员的耐心与付出,慢慢放下戒备,愿意分享自己的过往经历和生活琐事。“得到老人的信任和依赖很开心”,王春林说老人们常常 “把零食水果往我兜里塞”,怕她工作忙没顾上吃饭。她虽然会后续把东西还给家属以避免误会,但这份质朴的心意让她觉得 “再累都值”。去年她照顾过一位 70 多岁的阿姨,从医院康复期到居家日常看护,两人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阿姨在家教她做饭,有次她不小心把锅烧煳了,阿姨也没责怪,反而笑着鼓励她重新尝试。如今她们虽不再是雇佣关系,却像亲人朋友一样时常联系。​

  在王春林所在的公司,95 后、00 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学护理、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的年轻人,不再局限于医院岗位,对养老照护行业越发感兴趣。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于 2024 年 7 月发布的《2024 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 2024 年年末,全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31031 万人,占总人口的 22.0%,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催生了大量养老服务需求。与此同时,养老看护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上涨 39%,其中护工、护士、康复治疗师等相关岗位需求较多,行业发展空间广阔。23 岁的小曾在成都一家大型养老社区工作,她观察到:“在成都,现在正规的养老公司更愿意招年轻人,有些公司还会把‘全是年轻人’作为亮点吸引客户。” 此外,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也逐渐提高,几年前公司还会招收专科生,而这几年门槛已逐渐提升至本科,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尽管养老行业前景广阔,但年轻人入行仍面临不少挑战,家庭反对和社会偏见是主要障碍。00 后的朱恩国和王春林都表示,家人起初都强烈反对他们从事这一行业。朱恩国的父亲甚至明确表示:“他觉得做护工没前途,社会地位低,宁愿我去做月薪 4 千多元的销售,也不想我照顾老人。” 不过,随着家人看到他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与成长,以及行业认可度的提升,家人们的观点后来也都逐渐改变,从反对转为支持。朱恩国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护理行业并无关联,毕业后曾从事保险、装修、汽车销售等多份工作,但始终觉得 “缺乏成就感,找不到自身价值”。偶然机会接触到养老护理工作后,他发现帮助老人解决困难能带来强烈的满足感,从此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从薪资待遇上看,养老看护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平均招聘月薪达 8198 元,比去年同期提高 5%。王春林的薪资在昆明当地算中上等水平,具体收入主要看服务的老人身体状况、服务类别以及每月休息的天数,“薪资在 4 千至 1 万元不等”,收入稳定性和增长空间都较为可观。​

  年轻人加入养老行业,不仅带来了年龄上的活力,更带来了新的服务理念和专业能力。王春林注意到,年轻护理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还会主动教老人用手机拍照、刷短视频、视频通话等,陪老人玩新奇的玩意儿,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老人们也特别喜欢和年轻人相处。朱恩国作为医院里年纪最小的护理员,充分发挥 00 后思维活跃、脑洞大开的特长,为照护工作增添乐趣。他会戴上可爱的头套,化身大鹅、螃蟹等形象,拉着爷爷奶奶一起跳网红手势舞,让老人们在欢乐中活动身体;遇到老人食欲不佳时,他还会故意端着餐盘坐在床边大口 “炫饭”,用轻松的方式带动老人食欲,很多老人在他的带动下渐渐恢复了好胃口。专业素养是年轻护理员的另一大优势。吕女士是云南壹对壹陪护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她本身有多年从医经历,曾在医院里见过不少不专业的护工服务病人,“那些护工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做事粗糙、说话粗鲁,不仅无法提供优质照护,还可能给老人带来二次伤害”。因此她创办公司后,对从业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用工要求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 40 岁以下”,确保团队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意识,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照护。​

  对于行业未来,王春林充满信心:“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设了养老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年轻人认识到养老行业的价值,进入这个行业”。她也结合自身经历,给想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提出建议:“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职业认知,清楚这份工作的职责和辛苦,要能吃苦、有耐心、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哪怕不是医学相关专业,只要愿意学习,考个养老护理员证,保持学习热情和服务初心,也能在这个行业做好、做长久”。王春林对自己的未来也有清晰规划:“我会在养老行业长期发展,积累足够的经验和资源后,尝试自主创业,创办自己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她看来,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人生的新方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更多老人提供优质照护,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朱恩国也有类似的职业理想:“我觉得养老行业很有前景,打算长期在这个行业做下去,未来如果有可能,还想组建自己的专业护理团队,把更先进的照护技术和服务理念融入进来,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从最初的不被理解、遭受质疑,到逐渐获得家人认可、社会尊重,从职业选择初期的迷茫犹豫,到如今对未来的坚定笃定,00 后护理员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也打破了人们对养老护工职业的刻板印象。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养老行业迫切需要更多像王春林这样有热情、有专业、有担当的年轻人加入,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职业无高低,能帮人才有价值”,这或许正是新一代年轻护理员们共同的职业信念,也是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价值的动力源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