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5日电 (记者 徐嘉仪)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化粤港澳合作,粤港澳大湾区近年在方方面面取得显著成果。“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取得新的突破,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自2019年提出,2021年“十四五”规划提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化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深港河套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截止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达14.5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
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是大湾区“十四五”期间的突出成果。大湾区不断完善创新走廊、科技中心建设,“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年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超越东京—横滨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有香港智库发布报告显示,大湾区综合六个重点行业的按年增长率由去年的4.9%加快至今年的7.1%,创新与科技行业成为增长“火车头”(+14.8%)。企业普遍对行业发展持积极态度,其中创新及科技业展现出最乐观的情绪。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深港高铁实现“一小时生活圈”,累计运送跨境旅客已超过2425万人次;自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以来,港珠澳大桥截至今年10月22日上午8点,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同时,政策积极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前海、南沙、横琴三大平台推出税收优惠与创业补贴,支持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创业。香港浸会大学公布的薪酬调查显示,深圳、中山、广州明年预测加薪幅度分别达5.2%、5%与4.1%,医药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技术行业薪资增长尤为显著。
“十四五”规划首次把深港河套纳入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河套香港园区位处香港北部都会区,近年提速发展,首三座大楼今年落成,预料年底前正式进入营运阶段。特区政府成立河套香港园区跨部门审批专班,加速园区建设,园区正以边建设、边进驻的模式,灵活为企业提供工作空间和提早进驻,更早实现成果。
香港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十四五”打下的坚实基础,正迎来“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如何运用独有优势与国家战略精准对接、与湾区内地城市深度互动,开拓更高质量发展,备受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