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北京12月1日电 (香港中通社特约记者庄恭百)“转腰翻腕,掌心朝前,左手同时背在身后,眼睛看向右手指尖的方向,动作再慢一点……”周六下午三点,北京市西城区的白云观后花园内,武当九式太极拳公益免费课程正在进行中。台上授课的道长身著黑色道服,一动一静收发自如,示范讲解的同时,他也密切关注著台下学员的动作,适时予以纠正。初冬天气渐冷,但院内银杏树叶仍未褪尽,一阵风过,金色的落叶就从枝头打著转飘落下来,再搭配院中人的一招一式,颇显一种遗世独立的意境。
北京白云观内,学员正在授课道长的指导下,跟练全套武当九式太极拳动作。 香港中通社图片
记者到场当天,正赶上今年观内第三期“武当九式太极拳”公益课程的最后一节课。在场学员告诉记者,本期太极课程收官后,将要开设的是新一期的八段锦公益课程。
其实,早在2016年,北京白云观就开设了教授太极拳和八段锦等养生功法的公益课堂,周末开课,对外开放,完全免费,并由武当派传人及资深道长亲自授课,保证教学质量。
“重新开课后,年轻人多了起来”,当天授课的是武当三丰派第十六代传人资由道长,“课程曾因疫情暂停过一段时间,在那之前,来上课的老年人更多。”
课堂上,28岁的王女士身著一身粉色国风练功服,在一行学员中更显“专业”。中场休息时,她告诉记者,自己家住朝阳区,每周周末需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才能抵达白云观,但她已连续坚持了两个多月。
“刚开始是体态方面的变化,比如练习站桩矫正了我的不良站姿,提升了我身体的协调性”,提起在白云观坚持学习太极带来的改变,王女士侃侃而谈,“紧接著,我的穿衣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钟爱宽松舒适的国风套装;再到后来,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感觉似乎身体内会产生一股气和力量,整个人开始变得更有阳气,更有生命力了,做什么事儿都有劲儿”。
王先生同样是从第三期课程第一节课就开始跟练的老学员,不过中间因事缺席了两次课,落了一点内容,所以本周上起课来略显吃力。课间休息时,他仍在原地仔细回忆、练习前半节课上教授的招式。
“课程设置得非常科学,是有先后顺序的,每次上课首先是通过一些抻的运动,把身体机能调节好了以后,才会正式进行太极拳的学习”,王先生和同行的妻子对这场公益太极课程评价颇高,“身体的强健,心灵的滋养以及文化的传承等多个方面,我都很有收获,就是遗憾没能全程参与”。
“确实很好!”在场有学员附和起王先生,同时打趣道:“要非说这课程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太火爆了,连续蹲了几期,卡点都没报上名,一分钟就满员了,不过好在院内有充足空间能容纳‘蹭课’学员”。
正如该学员所说,白云观的养生功法公益课程以线上报名、线下上课的形式开展,每期限员八十人,满员即止。此外,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公益资源不浪费,课程还设置了严格的考勤制度:无故缺勤两次以上,便会被取消本期课程上课资格,以及未来观内一切公益活动的报名资格。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丛林”之誉,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是唐玄宗奉祀老子的圣地。据记者了解,武当九式太极拳公益免费课程属于北京白云观传统文化公益推广活动之一,在帮助市民改善身心健康的同时,也旨在推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来这里上课,才了解到白云观拥有著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正如王先生所说:“借助这一平台,传统文化元素能很好地和现代城市年轻人的节奏融合在一起,既缓解压力,强身健体,又能达到弘扬中国传统武术和道家文化的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