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巢”有多忙?档期已排到2027年
【“鸟巢”有多忙?档期已排到2027年】10月22日,记者从国家体育场获悉,下个月,全球移动电竞赛事将首次进驻,2026年“鸟巢”档期已全部排满,2027年还将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不好意思啊大家,订晚了,鸟巢没档期了。”歌手刘宇宁在演唱会散场后的直播中无奈地向粉丝道歉。他原本计划在北京鸟巢加开两场演唱会,满足未能抢到票的粉丝,却惊讶地发现——这个国家级场馆的档期,比他演唱会的门票还要难抢。这不是个例。据了解,鸟巢的档期已排到2027年,其中2026年全年档期已全部排满。这座备受瞩目的国家体育场,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文体活动争相预订的“香饽饽”。鸟巢为何如此抢手?国家体育场公司总经理冯伏生道出真相:“鸟巢已逐步突破‘单一场馆’的定位,向‘多功能文体枢纽’转型。”数据显示,截至当前,鸟巢年度累计客流量已突破500万人次。这个数字背后,是鸟巢持续保持的高活跃度。作为全球首个“双奥场馆”,鸟巢近年来承办了众多国际顶级赛事: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大利超级杯、南美超级德比杯、“沸雪”世界单板滑雪赛、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等。同时,它也是明星演唱会的首选之地。业内人士透露,想要在鸟巢举办活动,不仅需要财大气粗,更要“抢占先机”。某一线歌手经纪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如今想要在鸟巢办演唱会,至少需要提前一年半到两年预订,“临时起意基本不可能”。
“去年我们为一位客户协调鸟巢档期,发现理想的时间段早已被预订一空。”王先生苦笑,“最后不得不调整了整个巡回演唱会的排期,只为了配合鸟巢仅剩的一个工作日档期。”另一位演出商透露,曾有明星团队为了抢到鸟巢黄金周末档期,不惜接受“捆绑销售”——必须同时预订国家体育场周边其他场地举办小型活动。
鸟巢的档期紧张程度从已公开的安排中可见一斑:2026年档期已全部排满,2027年还将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这种持续的繁忙不仅提升了鸟巢的国际影响力,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冯伏生总经理介绍,鸟巢已实现覆盖场馆折旧、各项税收等成本及费用后的持续盈利。对于刘宇宁和许多像他一样的艺人来说,错失鸟巢档期虽有遗憾,但也只能接受现实。他在直播中表示,考虑到天气太冷体验感不好,只能放弃11月以后的档期。“希望自己再提升一下下,二轮再考虑。”鸟巢的火爆,折射出中国文化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一座场馆,不仅承载着奥运记忆,更持续点燃着全民的文体热情。只是对于那些想在这里举办活动的人们来说,提前规划、抢先下手,已成为不二法门。
当凤凰传奇的旋律在夜空中炸裂,19万名观众在鸟巢的钢铁穹顶下掀起人浪;当张艺兴的生日场演唱会门票秒罄,周边酒店价格却保持平稳;当某手机品牌以680万元锁定“8·8奥运纪念日”档期至2026年——这座曾承载奥运梦想的体育场,如今正以惊人的能量重塑中国大型场馆的运营范式。从钢铁骨架到文化地标,鸟巢的火爆绝非偶然,而是一场技术、文化与商业共同编织的奇迹。鸟巢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技术革命。
这座由瑞士赫塞尔事务所设计、中国团队耗时7年建造的巨型场馆,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采用大跨度曲线箱形结构取消立柱,钢网仿生均匀受力让9.1万座位视野同等;研发“鸟巢钢”承重超普通30%,双层膜屋顶聚焦目光;多项环保技术使其成标杆,CATIA工具推动中国建筑技术领先。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让鸟巢成为建筑界的“教科书”,更赋予它超越物理空间的象征意义——它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里程碑,是民族自信的实体化表达。
鸟巢的火爆,本质上是文化认同的爆发。
两次奥运积累的情感价值,让鸟巢成国人集体记忆载体。游客在此排队留影、情侣许愿、家庭体验冰雪乐园等,使其从“赛事场馆”变“生活场景”,形成独特“场所精神”。运营方以“体育+文化+科技+商业”模式,让鸟巢成永不落幕舞台。2024年,其举办39场演唱会,吸引超216万人次,贡献全市超六成演出票房。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鸟巢成为国家崛起的象征,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再次将其推上世界舞台。 从34亿元投资质疑到年入数十亿的商业奇迹,从单一体育场馆到“文体旅商”融合生态,鸟巢的进化轨迹揭示了一个真理:真正的地标从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能持续创造情感价值、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生命体。
当夜幕降临,灯光勾勒出鸟巢的钢铁轮廓,这座永远忙碌的建筑仍在续写传奇——它不仅是奥运遗产的守护者,更是中国式场馆经济新范式的开创者。在这里,每一根钢梁都承载着梦想,每一场活动都点燃着激情,而它的火爆,正是这个时代对创新与情怀的最高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