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23日电 团结香港基金辖下营运机构中国文化研究院,与腾讯基金会携手推出之教育公益项目“趣学普通话”(按此浏览),希望通过“公益+科技+文化”的创新模式,透过普通话AI学习应用程式,免费为港澳地区的小学生提供普通话互动学习资源,助力推普工作及提升学习中华文化的氛围。
早前于6月份举行之“2025港澳小学线上普通话挑战赛”,吸引港澳两地合共超过100间小学逾2.3万人报名参赛,最终选出40名“普通话之星”,并获邀参加于深圳南山举行,为期两日的“大湾区青少年文化交流营”。来自港澳地区的学生与来自深圳小学的“文化小使者”们,为到访南山博物馆的参观人士作导赏训练,透过深度游览博物馆,学习大湾区的发展历史,感受馆内藏品的文化底蕴。结合博物馆重点展览,让粤港澳大湾区学子在互动交流中共学共进。

深圳南山博物馆馆长张熠表示:“非常高兴能够迎接来自大湾区各地的小讲解员、小观众来访,见证他们在交流中建立友谊、增进了解,促进大湾区文化交流、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南山博物馆致力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运用新兴科技手段焕新展陈体验。未来我们也期待和腾讯等大湾区科技企业携手,共同探索数字化、游戏化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腾讯互娱社会价值探索中心生态负责人蒋区表示:“本次活动让港澳与深圳学子携手担任文化讲解员,既提升了语言应用能力,也将学习成果带入了真实的文化传播场景。未来,我们将持续透过Tencent WeTech Academy及《趣学普通话》教育公益项目,发挥我们游戏化设计、AI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开拓学生线上互动学习空间,让普通话学以致用,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助力交流。”
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邱逸表示:“衷心感谢腾讯基金会对‘科技向善’的实践,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完全感受到‘趣’味学习,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地从语言开始学好中华文化。未来文研院将继续与腾讯基金会强强联手,为广大的学生提供更多趣味性及跨学科性兼备的学习新导向。”
本次行程中,来自圣公会青衣主恩小学的陈芮依同学分享:“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别具意义的交流活动,能够与来自澳门及深圳的同学的交流是相得益彰的体验,让我明白到语文学习是沟通的根本。”而来自澳门圣若瑟教区中学第五校的刘鲲鹏同学则于参观过程中,了解到中华文化从历史的演变:“我对中华文化感受由从前的书中领悟,至今次的互动学习,获益良多!”
“趣学普通话”平台于新学年继续接受报名,结合游戏式学习,并融入中华文化学习内容,寓学于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