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年薪40万聘竞赛教练 无人投递
【一中学年薪40万聘竞赛教练 无人投递】招聘展位前,“年薪 40 万起” 的醒目字样与寥寥无几的简历形成鲜明对比,丰厚的待遇未能换来一份符合条件的投递。10 月 19 日,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的 “金秋启航” 校园招聘会上,烟台青华中学为吸引优秀竞赛教练,开出了 “年薪 40 万起” 的条件,却意外遭遇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这场由津鲁五校联合举办的 2026 届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汇聚了全国 500 余家企业提供的上万个岗位,而烟台青华中学的竞赛教练岗位却成了高薪的 “孤岛”。
烟台青华中学此次共带来四类岗位,计划招聘 36 人,其中包括 3 名竞赛教练。学校为这些岗位提供了颇具吸引力的福利,如带薪寒暑假和入职后可考取教资等。“年薪 40 万起” 对本科应届生来说无疑具有强大吸引力,然而现实却令人意外。截至当天中午 11 点半,学校未收到任何一份针对竞赛教练岗位的简历,所有投递简历的求职者都瞄准了竞赛教练以外的职位。招聘人员无奈表示:“可能山大有竞赛经历且愿意到地方中学任教的毕业生较少。” 这种高薪与冷遇的反差,直观展现了竞赛教练人才的稀缺程度。
烟台青华中学的困境并非个例,全国各地学校都在争抢优秀的竞赛教练人才。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招聘生物竞赛教练时,明确要求应聘者在高中阶段曾获得生物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广东省中山市一所中学为数学竞赛教练开出年薪 40-150 万的丰厚待遇;广州市某民办高中更是为竞赛金牌教练提供年薪 50-100 万,特别优秀者上不封顶;江苏省泰州中学也为高中竞赛教练岗位提供年薪 30 万至 50 万的待遇。从沿海到内陆,从公办到民办,各校纷纷抛出高薪橄榄枝,背后反映的是优秀竞赛教练的严重稀缺。
竞赛教练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极为严格,这是导致人才难寻的重要原因。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的招聘要求显示,竞赛教练需要是应届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并且在高中学习期间曾获得过五大学科之一全国联赛省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奖励;在职教练则需近三年作为主教练辅导的学生获得过高中五大学科全国联赛省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奖励。成都石室天府中学的招聘要求也类似,应聘者需在高中阶段曾获得该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进入省队者优先。这种 “学历 + 竞赛履历” 的双重标准,将大多数求职者挡在了门外,形成了 “符合条件者少之又少” 的局面。
山东大学相关人士分析了竞赛教练人才稀缺的深层次原因:“能够通过奥赛进入山大并达到教练水平的学生大多选择继续深造,进入科研领域,因此人才池较小。” 对地方中学而言,成熟的奥赛教练很难直接通过校园招聘获得,更多时候需要从名校挖角,并在校内组建团队进行培养。这一观点揭示了问题的核心:优秀的竞赛人才往往被科研界、高校等领域吸引,基础教育领域难以形成有效的人才储备,就像体育教练行业中优质人才流向专业俱乐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练岗位自然面临断层。
纵观各校为竞赛教练提供的薪资待遇,明显呈现出与竞赛成绩紧密挂钩的特点。中山市一所中学为竞赛教练设置了清晰的薪资阶梯:培养的学生获国际学科奥林匹克奖牌的教练,年薪不少于 150 万;培养出国际学科奥林匹克国家队队员的教练,年薪 120 万;培养出国际学科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队员的教练,年薪 80 万。这种明确的绩效导向,既体现了学校对竞赛成绩的高度重视,也给教练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与体育教练类似,竞赛教练同样要承受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多重期待,一旦成绩不佳,不仅薪资会大幅缩水,职业稳定性也会受到威胁。
在竞赛教练的争夺战中,民办学校往往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资待遇。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为高中教师提供人均年薪 40 万,突出贡献者年薪超 60 万;遵义天立学校为竞赛教练提供年总收入 50 万 + 的待遇;苏州一所学校为竞赛教练开出 30-50W 的年薪。这些民办学校凭借灵活的薪资体系和强大的资金支持,在竞赛教练人才争夺战中占据优势,进一步加剧了公办学校的招聘难度,形成了 “优质资源向高薪方集中” 的马太效应。
一位教育界人士指出,竞赛教练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单纯依靠高薪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与体育教练行业面临的职业发展瓶颈、社会认同度不足等问题类似,竞赛教练不仅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撑,更需要职业发展通道的完善和社会价值的认可。烟台青华中学的遭遇,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短缺困境,而破解这一困境,不仅需要薪资激励,更需要构建从人才培养到职业保障的完整体系。